心理异常的判断原则

一:心里正常和心里异常的区分原则是什么

通常用三个统一来看是否心理异常:

1、个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否统一。简单的说即自己认为存在的事物是不是客观存在,比如幻觉等。

2、人格个性是否稳定。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当然喝醉酒等情况除外。

3、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精神活动虽然分为认知,情感,意志等部分,但是它自身却是个统一的整体。比如一个人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这样就失去了协调。

二:判断心理异常的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所谓的统计学原则。也就是说,某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体验,如果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况下都曾出现或都有可能出现,那么,这种心理现象或体验便很可能是正常。换言之,如果在同样的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出现某种心理现象或心理体验,则这种现象或体验便很可能是异常的。从理论上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曾一度出现过异常的心理现象,这很可能便是有人认定“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心理完全健康的人”的理论基础。事实上只有异常的心理现象持续一定的时间或按一定的频度出现,才会被认为是病态。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异常和病态者是有区别的,异常并不一定是病态,而病态则肯定是异常的,也就是说病态要比异常严重。

第二个原则是功能性原则。也就是说,根据极少数原则对某一个人作出的心理异常的判断,只有这种异常的心理现象或体验,明显导致其社会功能的损害,或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才有可能被认为是病态。比如,几乎所有人在失恋后都有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紧张、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这些都可以说是异常的心理。而绝大多数人的这些异常心理都会在三个月内恢复正常,只有持续超过三个月,而且明显引起上班迟到、工作效率低、工作成绩下降或者社交方面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等等,才会被心理医师认定为病态。

第三个原则是心理学原则。人类心理是人类大脑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人类的心理现象几乎都是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如果某一锭人的行为表现或心理体验,与其所处的环境明显不一致甚至相反,则这种行为表现或心理体验有可能是异常的。譬如成年人当众脱衣露体或者在炎热的夏天身着棉衣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便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异常行为。另外,人类的三个心理过程也是彼此协调一致的,这种协调一致如果出现了损害,也有可能是异常或病态。譬如明明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却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个性心理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也是心理异常的标志之一,因为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譬如某人本来一直性格内向、被动,近来变得外向、活泼、主动、喜欢支配和指使别人,这种性格的变化便是心理障碍中躁狂发作的表现之一。

参考资料:www.szaw.gov.cn/printpage.asp?ArticleID=348

三:心里正常和心里异常的区分原则是什么

普通人的思维和行为就是一个正常的标准 偏离这种标准 就是所谓不正常

看你题在扉页上忧伤的诗句

我的眼前蒙上一层雾

静悄悄地罩你的早晨

在秋凉时分

天空的光环依稀是太阳的轮廓

看你题在扉页上忧伤的诗句

两岸的风景

忘却与铭记

站在古桥上

你动人的忧伤从桥孔流过

你动人的忧伤从桥孔流过

站在古桥上

忘却与铭记

两岸的风景

看你题在扉页上忧伤的诗句

天空的光环依稀是太阳的轮廓

在秋凉时分

静悄悄地罩你的早晨

我的眼前蒙上一层雾

看你题在扉页上忧伤的诗句

————————————————来自老王,请采纳

四:怎样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心理异常是与心理正常相对的一个概念,异常即为不正常、失常,心理异常就是指个体偏离了正常的心理、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找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之间的绝对分界线儿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

区别心理正常与异常:

1.运用各种心理测验,如记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侧验等,看受测者是否处于心理正常的范围内;

2.正常人的行为都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如果个体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明显不适应的时候,可认为此人心理异常;

3.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来进行判断,符合标准规定症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个体,肯定属于心理异常;

4.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并主动求助的一般都不严重,自己认为没有心理问题,专业人员通过各种表现判断有心理问题的,一般很可能是心理异常。

在临床上判断心理是否异常,一般则依据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否统一是决定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说话办事能被常人理解,不感到离奇、出格时,其心理一般是正常的。如果他看到了、听到了实际上不存在的内容,主观、客观不一致,那么心理肯定是不正常的。

2.协调性原则。一个人应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是相互配合、整体协调的,如遇到值得高兴的事就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愉快的表情和行为举止。如果失去这种协调性,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就会出现矛盾,如失去亲人时,反而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就表明这个人心理有异常。

3.稳定性原则。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稳定性被打破,例如一个本来乐观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或者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突然变得脆弱,一点轻微的刺激就让他号啕大哭,都顶示着心理可能出现了问题。(作者:永兴网整理来源:永兴网编辑:陈炜 )

五:心理异常从哪四个方面进行鉴别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就是 判断心理异常三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

2、内在稳定性原则

3、内在一致协调性原则。

六:心理异常的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别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其三,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目前最常用的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在目前的CCMD- 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中放在严重程度标准一项--即社会功能。

七:心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专业能力限定原则:咨询人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分析问题的所在,培养来访者积极的心态,树立自信心,让来访者的心理得到成长,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来访者面临的问题超出咨询人员的专业能力范围时,心理咨询人员应主动、及时地把当事人转介到合适的心理咨询机构。

2、时间、感情限定的原则: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初次受理时可以适当延长),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咨访关系的确立是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咨询者和来访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但这是有限度的。来自来访者的劝诱和要求,即便是好意,在终止咨询之前应该予以拒绝。3.保密性原则:咨询人员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给予保密,不得对外公开来访者的姓名、个人情况等;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权,不能在咨询室以外的其他地方随意谈论来访者的问题。如因工作需要不得不引用咨询事例时,应对材料进行适当处理,不得公开来访者的真实姓名、单位或住址。

4、客观立场原则:咨询人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以咨询人员自身的价值观评判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更不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或指责。3.

八: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可以靠病与非病三原则区分吗?

你好这位朋友:

我想您可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所以,病与非病三原则,这是我们心理学里的专业术语。其实,解释起来挺复杂的。不好理解。

1 病与非病三原则指的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区分。也就是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神经症都是正常人群。而确诊的神经症病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则属于疾病范围。

2 这个区分其实是我们心理学和医学的区分。之所以认定这三原则,根源是非病的人,就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部分可疑神经症,这些病人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这属于我们心理学的范围。而病人,就是心理学无法帮助了,必须服药的那种。换言之,在很大程度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的区分确实是靠病与非病三原则区分的。

九:判断老人心理是否正常的原则

1、健忘。进入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其程度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的,一般认为18岁时智力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的,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明显,85岁时大约相当于儿童5岁10个月的智力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可有10%~25%的人并不显示智力减退。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2、焦虑。抑郁随着衰老、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常伴有自责。往往有杞人忧天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在经济条件拮据的老年人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抑郁情绪,而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具有抑郁症状者也有44%,有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表现为意志消沉、烦恼、抑郁焦虑等,并对往事回忆多有自责感。3、情绪多变。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之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的变化,时而天真单纯,忽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心理学塔图4、疑病。60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的人可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述。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而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5、猜疑和嫉妒。一般认为,人进入老年期后,对周围人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而猜疑重重。由于生理功能减退,性欲下降,易怀疑自己配偶行为,常因之而争吵。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而嫉妒和自责。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