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问题

一:论语十二章提三个有意义的问题

《论语十二章》选取的是《论语》的内容,一开始便有三问——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就这三问来谈点看法。

我感觉孔子的这几句话的前面都应当加上如果两个字才是完整的,即如果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段话解释为:如果能够做到经常回归总结所学过的东西,岂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如果有志向相同、志趣相投的人自远方而来,难道不应当以乐礼相待吗!如果能够做到不因为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不高兴,那不是很具有君子风范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几句话不是孔子对现实情况的叙述,而是对于希望的假设。孔子希望他的学生、同事和朋友们都能够学而时习之,甚至还可能也是对自己的自勉。希望大家能够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去温故知新。当然,从事物的另一方面去看,学习对于常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甚至可能很痛苦,可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啦!

纵观孔子一生,他应当不是一个追求平静生活的人。他带着一帮拥趸们跑了不少地方,并不是被迫的,还有不少地方想去而没去成呢。所以一旦不往外边跑,在家里呆久了多少会觉得生活缺乏生气,如果这个时候有朋自远方来,那个高兴劲儿当然就不用说了。因此孔子对于有朋自远方来这样的事,孔子恐怕不只是希望了,而是盼望了。不过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因为我这样的解释,而将后边的“不亦乐乎”的“乐”字理解错了,这里的“乐”是指乐礼,不是说心情快乐,那个时候“乐”字没有直接表达快乐的意思,这层意思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有朋自远方来,心情当然是快乐的,心情快乐就要有所表示。怎么样来表示呢?首先就是隆重的接待。孔子时候对远来之朋的隆重接待,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去当地高档的酒楼吃一顿大餐,而是相应规格的礼乐。个人之间的会面,不太可能是钟鼓齐鸣,但也有一定仪式,这种仪式是通过乐体现出来的。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的“朋”现在常常被解释为朋友,其实是不合适的。古人的朋和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人所说的友有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意思,是亲人之外的情感关系的人,可以说是亚亲人或者准亲人。但朋不是,朋是指同类之人,或者说得好听点是志同道合的人,同情感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对于朋需要以礼相待,对于远方来朋当然更得这样,也就应当有乐了。但是友是接近亲人的人,自然不需要以礼相待,否则倒反而外道了。后边提到的原壤同孔子就是友而不是朋,所以两人见面不讲究任何礼节,说话直来直去,甚至动手动脚,但是谁也不会计较(详见【14.43】)。当然了,朋很多最终都发展成友,而友中也常常发现有朋,因此我们最终就将朋友混为一谈了。

一个人如果自认为很有才学、才干,却没有被社会发现、没有被领导看重,心里一般都会很委屈、憋闷,感觉怀才不遇,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消极表现。古往今来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以说太多了。如果不因为怀才不遇而不高兴,一直泰然处之,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需要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不是有乐观的态度就可以做得到。有了这样极大的胸襟和气度,也一定能够表现出极好的风度。而具有这样极大胸襟和气度,表现出这样极好风度的人,在孔子看来当然是已经达到君子的高度了,所以才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孔子的教育一直是着力于培养君子的,希望学生们都能够成为君子。继续把《论语》读下去,你就会感觉到这一点。

二:《论语》十二章意思

《论语》第十二章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论语十二章中哪些是写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修养】

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对论语十二章提出三个有意义得问题

1《论语》十二章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

2从《论语》十二章可以看出《论语哪些特点》?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3《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五:《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详情见问题补充)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翻译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博学而笃志】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六:论语十二章每一则的启示

一.《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二.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 第一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学(学习)而(表顺承)时( 按时(名词作状语))习(复习)之,不亦(也是)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折)愠(生气)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也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二)课文探究 第1句讲:学习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修养 第二章 (一)分析文义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多次)省(反省)吾身:为(替)人 谋(出主意)而(表转折)不忠乎?与朋友交而(表转折)不信(诚信)乎?传(传授的知识,名词做状语)不习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二)课文探究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顺承)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表顺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顺承)知天命(自然规律),六十而(顺承)耳顺,七十而(表顺承)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二)课文探究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2,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温(复习)故(就的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而(表顺承)知新(新的领悟), 可(可以)以(凭借)为(成为)师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并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做到这样的程度,可以成为老师了。 (二)课文探究 本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 (一)分析文义 子曰:“学而(表转折)不思则罔(迷惑),思而(表转折)不学则殆(有害)。 划分句子停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二)课文探究 本章讲学习......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