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和湖北的名字由来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二:湖南的名称由来如题 谢谢了
湖南素有“湘”之称,“湘”之说有三种: 一说,因湘水发源于广西桂林的兴安县,有灵渠与漓水连接,称之“漓湘”;湘水东北流至永州北苹口在潇水汇合,称“潇湘”;再东北流经衡阳北,又与蒸水汇合,称“蒸湘”。因而合称“三湘”。由于桂林的人文地理、语言风俗与永州相同,古代属零陵郡,习惯上被归入三湘范畴。 一说,是潇湘、资湘、沅湘的合称。因漓水南流入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蒸水则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而湘水北流至湘阴北之临资口汇入资水,叫资湘;北流至岳阳县西中洲,汇入沅江主洪道称沅湘。资水、沅水为湖南四大水系,流经地域占全省的2/3,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 也有以湘乡、湘潭、湘阴为三湘者,原因是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三县曾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为首的众多湘军名将名宦。但这些近代人物的历史并不可与湖南历史同俾,更何况也不能代表湖南的全境之概念。 尽管“三湘”之说不尽相通相同,但都是以湖南为主而言。但湖南又为什么简称“湘”,其意义又何在?专家告诉我们,“湘”并不是由“三湘”而来。 据宋代柳开《湘漓二水说》:“二水本一水也,……盖者人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后人又加水云。”这就是说,湘水和漓水因同一发源的水,南北分流,就被命名相、离,后在相、离两字旁加上水,就成为今天的湘、漓。湘江流域是湖南省影响最广泛、人烟最稠密、开发最早的地区,因而湘成为湖南省的代称,湖南省由此也简称“湘”。 然而,经过许多的历史、地理专家的实地考察发现证实,湘、漓二水并非同源。湘水发源于广西灵川县东海洋乡的岐岭南,漓水古名桂江,发源于兴安县西北与资源县接界的苗儿山。因而,“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之说无真实考据,不可从。 其实,湘水地名的来源十分古老。“湘”字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史记》里更是有“食湘波之鱼”、“浩浩沅湘兮”的语句。湘字最初是从相字发展而来,是较有考有据的。相即看管帮助之意,各种训诂学和辞义学多作此解释。商代武丁有子封于相,北魏于此建相州,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周时战乱,相人一部分南逃至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在河南上蔡、湖南都出现了湘水,从而也为湖南带来了湘学的地名——湘君和湖山——周代追称的名号。相人后来融入土家族,并转称为姓向了。 正因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今长沙市设湘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临湘县,因濒临湘水故名。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八月,又设湘州于此。从此,成省相当于一级的道府,一直到今日,湘州所在地的长沙,仍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濒临的湘江,是全省第一条大河,流域面积占列全省的1/3。所以,湖南历来被简称为“湘”了。也就这样被称为湖南!
麻烦采纳,谢谢!
三:湖南平江地名的由来?
1981年4月至1982年9月,平江县人民政府在全县进行首次地名普查。以1:50000地形图为基础,以实际地名为依据,对全县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实体、独立存在的人工建筑物、有方位和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著名的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等名称,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核实。共普查大队(村)以上的行政区划名称846个,自然村和居民点名称6129个,街巷名称30个,独立存在的自然地理实体205个,人工建筑物97个,企事业单位168个,革命纪念地和名胜古迹11个,总计7486个。
普查时发现,有的地名已消失,有的被讹传和错写,增生新地名和重名亦不少,分别作了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重名公社1个,重名大队72个,共重名186次,其中三联、三和大队就各有5个,大兴、仁义大队各有4个。由县地名普查办公室与有关社队协商,作出更名方案,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全县更名公社1个,更名大队120个,均自1982年8月1日起启用新名称。
普查中,编纂了苦干表、卡、文、图、内部发行《平江县地名录》一册。
1984年4月,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改名为乡、村和村民组。 部分地名由来
三阳街 相传原建有一座三孔圆拱石桥,因桥临汩水,夕阳西下时,阳光透过圆拱映在水面上,现出三个太阳,故名三阳。
安定桥 明洪武二十年(1387),程安定在此建石桥一座,以利行人。后人称此桥为安定桥。
长寿街 传说一:宋淳祜三年(1243),里中妇女张袁氏105岁,又邓黄氏103岁。宝祜元年(1253),里人魏测100岁。县令奏请以国典赐宴。三寿星同出于一乡,因名长寿。传说二:南宋年间,此地有位老人,80岁寿诞时,一道士赠给他一个锦囊,并说一百年后会有一个姓刘的人来拆看。到老人一百八十岁寿诞之期,来了一位先生,要给老人算八字。老人问来人贵姓。答曰:小姓刘。老人记起往事,遂命家人取出珍藏多年的锦囊交给刘先生。刘先生打开锦囊吟道:“寿高三甲子,眼观九代孙,若问送终子,江西刘伯温”。吟完,老人倒地而死。来人正是刘伯温,刘赐此地名长寿。
虹桥 相传古时这里有座石拱桥,形状像虹,故名虹桥。
梅仙 相传汉末,梅子贞不满朝政,弃官从江西寿阳来到平江西山下,烧丸炼丹,成仙驾鹤而去。山下一小镇遂名梅仙。
钟洞 地处县境中部,且多山洞,故名中洞。后演变为钟洞。
瓮江 此地有两口泉井,形似瓮缸,习惯写为瓮江。
栗山巷 相传这里是明代常遇春勒马回头的地方。原名勒马巷,后演变为栗山巷。
献钟 传说某年月,山洪暴发,连云山寺被洪水冲倒,寺里一口钟被冲到山下,水退后遂将钟的所在地取名献钟。
龙门 传说宋代有个姓张的人在朝廷当了宰相,功勋卓著,皇帝封赐张的故里曰龙门。
长庆 晋代初年,僧慧明在上台建长庆寺,地以寺名。
恩溪 原名双溪洞,相传清光绪年间,皇帝的恩师王先谦为避内乱,路经此地,进洪胜庙(今和众村境内)休息,时值暑天,而此间古木绿荫,涧水孱孱,清风阵阵,王在庙中题联一副,曰:恩光普照,溪水长流。后人便取“恩溪”洞名。
三墩 传说某年,此地洪水暴涨,百姓被水围困,境况危险。忽然飞来凤凰、鹭鸶、孔雀,往水上一扑,顿时现出三个土墩,百姓全部得救。水退后,此地仍留下三个土墩,故名三墩。
岑川 相传宋代有位官员经过此地,看见四周小山环抱,中有三条小溪淌流,风景非常优美,欣然吟道:“小山为岑,三江为......余下全文>>
四:湖南省蓝山县地名的由来
蓝山位于湖南南部边陲,南与广东省连州市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平县于此;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翠,浮空如蓝”而更名蓝山,沿袭至今。全县总面积1806平方公里,辖6个镇9个乡(其中6处瑶族乡)5个国有农林茶场,总人口35万。 蓝山地处九嶷山东麓,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岗、平区相互交错,以山地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258座,最高峰三峰石海拔1825米。南部山岭连绵,山区盛产松、杉和楠竹,并有水杉、银杏、黄杉、楠木、斑竹、方竹、龙竹等baike.baidu.com/view/589324.htm
五: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的名字由来?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广”是古越语中“讲”的意思,现在广东话和壮语仍然这称呼“讲话”。“广东”和“广西”之地秦朝开疆扩土时称岭南,也称广南,广东是广南东路的简写,而广西是广南西路的简写.
六:长沙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长沙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第一,得名于长沙星。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象时选择一批星象作为定位观测的标志,创二十八宿之说。认为上有星象,下有相应的“星野”,《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长沙一星在轸中,主寿命。”又云长沙星明则“主长寿,子孙昌。”这些说法适应于封建社会人们的认识和心理需要,故长沙得名的此说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第二,得名于万里沙祠。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 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在元封二年(前111年)春,曾到山东东莱祈祷“万里沙”(东来曲城有“沙径三百余里”的沙原),东汉应劭注曰:万里沙,神祠也。长沙至东莱相距万里之遥,人们将此事和此两地联系,于是有“长沙者,所谓万里长沙也”之说。
第三,得名于“沙土之地”。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在古代,自然环境未经污染破坏,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第四,得名于长形的沙洲。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关于水陆洲的出现,有不同的认识,过去人们根据宋代《太平寰宇记》说:“晋惠帝永兴二年此洲生。”认为水陆洲是东晋才出现的。但地质工作者在对长沙的地质结构作取样分析时,确认水陆洲为第四纪全新世时形成的一级阶地的典型地层,时代至少在1万年以上。古代湘江水位较低,如1986年发掘的长沙县南土乇 遗址,与水陆洲南头相距不远,位置就在低于水陆洲的河滩上,遗址年代距今7000多年,其底层亦为属第四纪全新世地层。因此,水陆洲应早在东晋以前就已出现,可能由于水位的涨落,有时被洪水淹没。
第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七:湖南醴陵名字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的文字:醴者,酒也。《辞海》、《辞源》的释义是,醴,甜酒;或甜美的泉水。远古时代,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仓颉在造“醴”字时,可谓用心良苦。他将代表某一特定时辰的“酉”字和酿酒所需的原料“曲”、“豆”组合起来,便成了独具一格的“醴”。以致后来人们想简化它都无从下手。
醴陵;将“醴”字用作地名,那就更有意蕴了。古时,能称作“醴”的地方,绝对是一个土地肥沃,谷穗成堆,美酒飘香的好地方。而这地方正好又是山岭葱郁、丘冈连绵。这就是“陵”的含意。于是乎,“醴陵”这一响亮的名字就在数千年前的某个时刻诞生了。可以肯定地说,醴陵地名是酒文化与醴泉文化结合的体现。“醴陵”可以意会为“酒味醇香的大山”。那时,它是一片稻浪滚滚、生产美酒的肥沃土地,呈现一派富庶祥和的景象。所以它的得名,最早和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酒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山与水的完美结合。
醴陵地名的出现,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距今大约有3000年左右的时间。从汉高后4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算起,至今也达2190余年。它随历史车轮滚滚前行,历经漫长岁月,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别的名称代替过。像这样诞生很早,沿用时间长,从未更名,且来历颇有讲究的地名,在全国并不多见。
从前曾有种说法,说“县北有陵梗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即以醴陵古八景之一的醴泉井作为名称由来,最终还是经不起推敲。所以,现在人们比较认可“以酒取名”,而非“以井取名”的说法。
八:求长沙一些地名来历
地名是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所结出的一枚丰硕的果实。地名的命名总是有它不同寻常的由来和含义,一般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生活、民族习俗等密切相关,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化起源、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长沙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形成了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反映古城变迁的绝妙地名。仔细品味长沙城区那些丰富鲜明、风雅幽默、形神兼备、历史悠久的街巷名称,不仅使人惊叹、令人叫绝,而且还可从中领略到古城长沙所特有的历史风采。
长沙城区的许多地名非常古老,虽经岁月风雨的洗刷,长沙城市的概貌早已今非昔比,然从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们可清晰地寻找到长沙古城发展的历史轨迹。长沙一名本身就有其渊远流长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于楚国的版图,有源出湘乡、流经岳麓山注入湘江的靳江水作证。传说战国时期楚大夫靳尚曾封于宁乡,死后葬于靳江口,靳江之名即由此而来。汉代贾谊谪宦长沙,定王刘发筑台望母,于是便有了太傅里、定王台千古之地。东汉末年,三国纷争,长沙兵来将往,数度易帜。至今在民间传说中仍把跳马涧、惊马桥、马栏山、捞刀河这些古地名与关公战长沙紧密相连。在长沙城南有一条小巷叫南倒脱靴,城西有珐条小巷口叫西倒脱靴,其地名的由来更具传奇色彩。传说关公战长沙时,镇守长沙的太守韩玄命守将黄忠与其应战,黄忠久战不胜,韩玄十分不满,诬其有反叛之心,下令处斩黄忠。素与黄交谊甚好的魏延大怒,拔刀相助,要刺杀韩玄。韩玄见势不妙,窜下城楼,意欲从城南向北跑。为骗过魏延,跑过小古道巷一小巷时,有意将一靴子脱下,靴尖朝南放着,以示南遁时靴子脱落掉地,此巷后来即彼人们称为“南倒脱靴”。魏延识破了韩玄的欺诈,朝北追去。韩玄经过城西臬后街的一条小巷时,又脱掉另一只靴,仍将靴尖朝南放着,自己朝北门奔去。此巷后来即彼人们称为“西倒脱靴”。韩玄最终未能逃过魏延的追杀,死在其刀下。这个故事干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其义虽属穿凿,但它却反映了一种历史的遐思。不过,长沙城内确实保存有三国时的遗迹,那就是位于今长郡中学内的韩玄墓,清汪应铨《韩玄墓记》载;玄“威信智略,足以服人”,“宽厚爱人,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知顺逆之理,有安全之德。”对韩玄评价甚高,似在为其正名。
长沙城千载流传着东晋长沙郡公陶侃之母“截发迎宾”、“封责子”的故事。后人为纪念陶侃贤母,遂将陶侃母亲曾居住之地黄兴南路西侧的一条街命名为礼贤街,1902年不知何故改为沙河街。不过长沙至今仍有两个古地名与陶侃有关。明嘉靖(1522一1567)时,长沙知县吕延爵于城南建惜阴书院,以倡陶侃惜“分阴”精神。其所处街道亦以“惜阴”为名,流传至今。332年(咸和七年)陶侃卒于武昌,遗命归葬长沙。今城南区树木岭有“陶公山”,相传即为陶侃之墓。
唐宋五代,至宋元明各朝无不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及与其相关的地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现代社会相距不远,故留下的古地名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以司署府衙命名的街道名称甚多。如藩正街、藩后街因位于藩司(湖南布政司)之前后而得名;府后街是在长沙府署后侧,粮道街是因此街驻有粮道衙门,盐道署所设之地即称之为盐道坪,洪承畴经略湖广时所建贮藏军米之地谓之皇仓湾,而位于皇仓之后的街道顾名思义的是仓后街。稻谷仓则是因为长沙县粮仓建在此。臬后街、都正街源于臬司、都司,宝南街因位于“宝南钱局”之南而得名。取“大修文治”之意命名的修文街是因临近长沙府学宫及学院衙门,取“文运昌隆”之意命名的文运街,是因其位于清“贡院”之前,而顺星桥也是因为临近贡院,来省考生多住此,取顺......余下全文>>
九:湖南湘潭九华这个地名的具体由来
湖南湘潭九华来源于它地理的特征。一说为此地因处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说则更广为接受,即得名于昭山下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实际为湘江中较深的一段,但因为传说中与周昭王的联系而颇为有名,以至于作为一个主要地理特征自唐朝起赋名其所在的地域为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