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氏宗祠的福建观察使李诲支系
李诲是李亮的七世孙。李亮是唐太祖景皇帝虎公第八子,是高祖李渊的叔叔,唐室分房列位第八。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李诲状元及第。据《三山志》载,唐咸通年间,懿宗为加强对福建的统治,派状元公李诲到福建任观察使,主管福建行政工作,考察州县官吏政绩,兼理民事。僖宗年间,黄巢起义,从山东、湖北举兵南下。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九月克越州(绍兴地区),陷衢州,开山路700里,越仙霞岭,跨过武夷山脉直入福建,杀戮皇室。李诲为避黄乱,更名邦,同兄话、词、胥逃往浙江处州龙泉桥下村。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浙省寇发,临海杜雄陷台州,永嘉朱褒陷温州,遂昌卢约陷处州。诲公与兄话公携眷返闽,经福建腹地古田杉洋,喜其山乡秀丽,且距福州、宁德、南平等郡地较远,利于避乱,有如世外桃源,即定居下来。诲公夫人薛氏、杨氏共生8个儿子:即棱、庄、涓、泛、遏、馨、浑、改。话公夫人生9个儿子:即察、度、廉、省、廓、握、奖、鹄、凭。其后裔主要分布在闽东及福州地区,如古田杉洋白溪、大桥、夏庄、利洋、吉巷、溪门、大甲、九兜,福安的甘棠大车、下白石英岐、溪柄甲厝、城关洋头、赛岐店前、湾坞凤岙,闽侯的廷坪、蕉溪、珍山、大湖友泉,罗源的霍口东宅、佳湖、中房的港里、排头、上宅、上紫洋、洪洋的宅里、颊里、飞竹的新洋、南岸、护国、岐柄、大获、香岭,闽清的下祝翁山头,霞浦的沙江下店、涵江、龙湾、下浒赤壁、柘阳、流金、延亭、外浒、柏溪、三沙石头鼻、长春大金城、盐田、城关、四洋头、溪南的西安、传竹文岐、牙城的文洋,福鼎的前岐、佳阳乡的国阳里、管阳章峰、桐山城关、白琳南广、柘底、点头龙乾埕基、岙里、管阳七浦山后,屏南的甘棠浙洋、新田,宁德的洋中田地、虎坝葛地、岩柄、漳湾后湾、增坂、洋中后山,寿宁的玉溪三望洋、印潭、李良坑、东溪、下修竹,连江的透堡、晓沃、管头后沙、敖江连登、廖洋赤石、东湖西庄、安凯安海、浦口、浦下,长乐的营前下洋、湖南、金峰集仙、前塘、沙京路北、鹤上潭美、樟港屏山、仙桥,政和的李屯洋、铁山、里洋、苏地、禾洋、长城,建瓯的东游氵示 下、柏源,邵武的张厝李家山,还有松溪、温州、福州、泉州、潮州、泰州以及台湾及东南亚各国,近几年来少部分到美国、日本等地。总人口达20余万。因此,李话、李诲是闽东李姓大始祖,杉洋是闽东李姓发源地,凤林祠位于古田杉洋,建于公元904年,清代重建。1986年被古田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是闽东李氏总祠。
二:福建在哪里?
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介于北纬26°15’—28°19’东经117°00’—119°17’之间,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www.hhrq.com
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二区三市五县,即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15个乡镇、24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截止2011年12月31日24时,南平市总户数921692户,总人口3133979人。
南平市不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甚多,除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还有九峰山、湛庐山、茫荡山、溪源庵、归宗岩、三千八百坎、熙春山、梦笔山、和平古镇等10多处省市级风景名胜区。2010年,福建省南平市申报的“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南平也是福建省茶、果、食用菌、畜禽、淡水鱼、烤烟、油料等重要产区。
三:寻找福建的特点
福建(拼音:Fujian),英文简称Fujian,Hokkien。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因古时为闽越族居地,简称闽。
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辞源》的说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福州为福建省省会。
福建:以福州、建州(今建瓯)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福建简称闽。
四:福建有什么特色啊?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福建省现辖9个地级市: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漳州市、 南平市、 三明市、 龙岩市、 莆田市、 宁德市。省会是福州市。
福建自然景点优越,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有山村民居建筑;惠安女独特的民俗风情也令人遐思万千;闽南名刹无寺金碧辉煌,气魄恢宏;它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历史上曾涌现出李纲、郑成功、林则徐……,这里不但有山川之胜,又有园林之美,更有寺、塔、桥、土楼古代建筑。古今诗人墨客,吟咏舒怀,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篇章。只要你有时间和心情慢慢品味,一定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福州市2、泉州市3、漳州市4、长汀县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武夷山风景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古田会议旧址(1929年)、2、泉州清静寺(宋)、3、福州华林寺(宋)、4、泉州开元寺(宋至清)、5、南安市郑成功墓(清)、6、泰宁县尚书第建筑群(尚书第)(明)、7、福州林则徐墓(1826年)、8、长汀县革命旧址(1929年)、9、厦门陈嘉庚墓(1953年)、10、莆田木兰陂(北宋)、11、惠安县崇武城墙(明)、12、泉州洛阳桥(宋)、13、泉州天后宫(清)、14、莆田释迦文佛塔(南宋)、15、泉州清源山石造像(老君岩造像)(宋)、16、南安市九日山摩崖石刻(宋)、17、德化县屈斗宫德化遗址(宋)、18、泉州伊斯兰教圣墓(明)、19、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汉)、20、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宋)、21、厦门、龙海青、白礁慈济宫(宋)、22、东山县关帝庙(明)、23、漳州石牌坊(明)、24、福建土楼(华安县二宜楼)(清)、25、福清市瑞岩弥勒造像(元)、26、晋江市草庵石刻(元)、27、福州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昭忠祠(清)、28、厦门胡里山炮台(清)、29、晋江市安平桥(南宋)第五批(2001、6、25国务院批准,共16个,另3个为合并):30、福州祟妙保圣坚牢塔(乌塔、五代)、31、罗源县中房乡陈太尉宫(清)、32、福州马尾福建船政建筑群(清)、33、福州鼓山摩崖石刻(宋至清)、34、福建闽侯甘蔗昙石山遗址(新石器)、35、仙游枫亭天中万寿塔(宋)、36、泉州府文庙(宋)、37、南安蔡资深故居(清)、38、漳州步文区江东桥(宋)、39、漳浦赵家堡(明)--诒安城(湖西堡)(清)、40、漳州文庙(明)、41、永安安贞堡(清)、42、、建阳水吉黑瓷窑址(宋)、43、顺昌宝山寺大殿(元)、44、三明三元区万寿岩遗址(旧石器)、45、连城四堡书坊建筑(明清)
五:福建的历史名人与其相关历史事件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一(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时期闽王,909年-925年在位。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今安徽寿县)变民首领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猜忌,王潮遂发动兵变,囚王绪。其后王潮扩张其势力,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观察副使。干宁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过世,王审知袭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再受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去世,谥忠懿王,庙号太祖,其子王延翰继立。
王潮、王审知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王审知且被福建移民尊为开闽圣王。又由于喜乘白马,并于兄弟中排行第三,军中常称“白马三郎”,死后为闽北居民立庙奉祀,号“白马尊王”,现在马祖还有数座白马尊王庙。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全、稳定工作。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在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承认王氏兄弟,并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景福元年(892),王审知兄弟为了统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备,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取得安定局面。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都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王审知采取种种措施,使福建境内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主要表现:第一、发展水陆交通。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第二、扩大内外贸易。他执政时,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等贸易活动。舶来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应有尽有。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他为了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决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来减轻农民负担,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余下全文>>
六:介绍福建的文章
你好!
省名由来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的简称和别称。
“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作为福建的别称,是经唐、宋、元、明逐渐演化而来。
“福建”这一称呼源自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政府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福建简称的另一公认的说法是:古闽人以蛇为图腾崇拜,常将蛇奉于家里,闽字门是声旁,里面这个虫字是念做huǐ(虺)”,是蛇的意思。蛇在古闽人中是他们的图腾。故上报朝廷地名时,就造出了“闽”字,即,“门”:家内;“虫”:蛇;“闽”:把蛇供养在家里的意思。近年来,在厦门一带则把“虫”译为龙,在厦门岛内的白鹭州公园里还有“闽”字的大型石雕,其中就把“虫”译为“龙”。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福建历史悠久,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属于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战国时期,越国为楚兵所败;越国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后裔与福建的闽族人融合,成为“闽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设闽中郡,第一次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出现在中国版图上。
唐朝中期设福、建、泉、漳、
客家文化---土楼汀5州。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为加强边防;设“福建经略使”。始有“福建”一词。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据闽成立闽国基本上奠定了后来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闽” 之称,南宋时福建设l府5州2军,府、州、军为同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称“八闽”。宋后基本延袭旧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单独设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县6厅。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除府、州制,设省、道、县三级制,几经调整,至解放时止,全省设2市、7个行政督察区,共有67县。1949年福建解放后,全省设2市、8专区,共有67县。1951年,增设泉州、漳州2市,委托专署领导。此后20多年间,行政区划又曾数次调整。开革开放以来,福建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了行政区划,地区改为地级市,形成市带县体制。至2000年底,全省设9个省辖市,共有14个县级市、25个市辖区、46个县(含金门县)。
福建历史源远流长,科学文化曾盛极一时。5000年前,先民们就在此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通商关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从福建扬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摇篮。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蔡襄、黄道周,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俞大猷,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他们以自己的胆识和献身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上福建人民为反压迫、反侵略进行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余下全文>>
七:中国福建处于什么带?
福建(拼音:Fujian),英文简称Fujian,Hokkien。
以福州、建州(今建瓯)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因古时为闽越族居地,简称闽。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度30分至28度22分,东经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福建属于中国华东地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福建与台湾渊源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唐上元元年设福建节度使,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因五州的前二州得名。明置福建省。唐开元21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南宋设有1府5州2军,故又称“八闽”。
《辞源》的说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
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泉州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福州为福建省省会。
地理气候
⊙ 土 地
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陆域的80%,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拥有厦门湾、福州湾、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 气 候
福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04年平均气温15.3~21.9度,平均降雨量930~1843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
⊙ 矿产资源
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士、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 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
⊙ 生物资源
福建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内陆养殖面积和可作业海洋渔场面积分别约1000平方公里和12.5万平方公里。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 水资源
境内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 旅游......余下全文>>
八:福建命名是怎么来的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
主要跟福州的名字变更有关,唐初置建州,后先后改名为泉州、闽州,唐玄宗开元十三奶奶改名为福州,州治在今天的福州。福建以福州、建州而得名。
秦时这里为闽中郡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闽越王都东冶(今福州)。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冶县治,属会稽南部都尉。东汉建安元年(196年)冶县改置侯官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改属晋安郡,为郡治。南朝梁天监间,侯官、原丰二县合并,改名东侯官县,为县治。陈永定元年(557年)属闽州,为州治。光大元年(567年),东侯官县改名原丰县,属泉州,十二年改名闽县。隋大业初,泉州改名闽州,为州治,三年(607年)州废,改名建安郡,为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废郡,置建州,为州治,六年(623年)复置泉州,为州治。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为闽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闽州为福州,“因州西北福山得名”,福州之名始此,是为福州都督府府治。天宝元年(742年)福州改为长乐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福州。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都福州。闽龙启元年(933年),闽王王延钧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天德二年(944年),号称东都,三年(945年)闽亡。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废东都,复名福州。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属福建路,为路治。元至元间置福州路,属福建行中书省,行省初设泉州,寻迁福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福州府,福州为福建布政使司治。清仍为福州府治,属福建行省。
九:【福建省】这个省份名字最早在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福建”这一称呼源自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政府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
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