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一、改革开放给天津农村带来巨变
1978年以前,天津的农村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然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占17.9%;转移性财产性纯收入537元,占6.1%。农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为38.9%,比1978年下降20.9个百分点。收入的大幅上升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过上富裕小康生活的变化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什么制度
土地承包制。
这一制度,是将新中国建国后农村合作社,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彻底废除,类似于国家农奴制……。土地是国家的,农民以户承包土地,拥有经营权和土地经营继承权;由于原有农村的公有制集体组织的瓦解,农村集体所有制也随之瓦解,因此,农民类似于为国家耕种土地,向国家交纳赋税,直至2005年前后,国家向农民取消了土地税。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具体表现有什么
一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二是,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农民的住房有了极大改善。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的砖瓦房、楼房,过去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不复存在,人均住房面积从五、六平方米变成近三十平方米。数代农民人居有其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历史性的变化。
四是,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实现了公路村村通。30年前,农村交通非常滞后,大多是土路,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路泥,农产品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而如今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城乡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使物资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六是,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总之,改革开放的30年是农业大发展的30年,是农村大变样的30年,是农民从穷变富的3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整整30年,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作出了到2020年的重大决定,这是一个指导农村土地改革的重大历史文献,中国农村的美景就在眼前
四: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后农村都有哪些变
做作业就另当别论了,不能说社会阴暗面,不能说灾难,不能说任何负面话题。
通常都有这么些东西,其实是政府鼓吹出来的。
1、经济收入增加了,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在70年代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到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
2、物质生活提高了,各种生活生产用品的出现,给人民带来极大的方便,农民告别草危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全乡人民的物质生活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3、精神财富丰富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各种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政府加大了教育财政拨款力度……;
4、社会救济制度完善了,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在80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在国家规定的职责范围之内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4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
等等
这么多够你写的了。
五: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四大变化是什么?
30年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果,离不开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在过去的30年间,贵州省桐梓县以抓基层打基础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基层党的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桐梓县基层党建有了四大明显变化。
变化之一:村村有了办公楼
“村委公章随身带,田间地头把章盖”,“办事来我家,再穷也要买银杉”,村干部行踪不定,群众找村干部办事和盖章时要兜许多圈子,耽误许多农活。由于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造成村级管理不规范,群众办事不方便,资料档案零乱。桐梓县不断加大村级办公阵地的改造力度,在撤区并乡时,就将闲置的原小乡的办公场所无尝给部分村级组织使用,解决了部分村的有场所办公的的问题。2003年来,我县开展了撤村并组工作,将原来的594个村合逐步合并为现在的224个村、8个社区,县委要求合村后要实现村村有办楼的目标,加大了村级办公楼的建设力度。采取县、镇(乡)、村三级投入的办法,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建设和改造村级办公楼180栋,实现了大部分村有公房办公。2006年,中央、省、市高度重视村级办公阵地建设,将村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列入中央、省、市项目,各级投入160多万元,乡镇自筹近100万元,把我县最后40个没有办公活动场所的村在十七大召开前全部建设完成,实现了村村有办公阵地的目标,为基层组织建设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变化之二:党内关怀到基层
“政治上没奔头、经济上没想头、工作上没干头”这是原来村干部的现实写照。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5年以来,县委加大投入力度,村干部由原来的没有固定报酬,现在由县财政转移支付,村干部的报酬由过去的每月几十元不等逐步增加到了400至500元,有集体经济的村可达1000元以上,并给各村一定的办公经费补助。为了解决在职村干部后顾之忧,在2007年6月,县委建立了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机制,将全县的在职村干部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从机制上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离任村干部困难生活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年20至50元的标准提高到了现在的300元左右。明年将按照省、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另外,今年全省还在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工作,我县有29名村干部参加了考试,将录取2名村干部为公务员。同时,我县加大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关怀力度,建立了10万元的党内关基金,每年定期对贫困党员或离任村干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通过努力,实现了农村党员干部逐步向“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有干头”转变。
变化之三:党内民主显生机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党内民主不断发展的30年。在三年一次的换届选举中,村委会70%以上实行了海选,村级党组织从2004年起开展了“两推一选”试点工作。2007年村级党组织换届,全县232个村(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或“两推直选”。通过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然后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村党组织负责人,有效地扩大了党内基层民主,体现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的的价值取向,选出了党委满意、党员放心、群众拥护的村级党组织干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2005年,开展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今年,我县又拿出乡镇或机关部门的16个职位进行“公推直选”、“公推提名”、“公推公选”,科学设置了公开报名、综合测试、试岗调研、竞职演讲、公开推荐、差额考察、县委常委会或全委会差额票决、选举等环节,实现依靠基层党员群众选干部,在大多数人中选干部,避免和克服“圈内选人”、“部门利益”的局限,保证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2006年10月,......余下全文>>
六: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后,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百货大楼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城镇只有一两家百货大楼。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等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而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了休的棉织衣料也成为最舒适的面料。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的褂子。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在衣服方面也就更不用愁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衣服?
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食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可见粮票是稜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八十年代,粮票还在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小结: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到了90年代,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小结: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也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余下全文>>
七:改革开放后农村有什么政策?最先改革的是哪里的农村?
以包产到户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