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家训的故事

一:家风家训家规背景故事必须要一百字的范文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呢;最后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一颗狭隘的心,怎么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呢?

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

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过年时,我到爷爷家去拜年。向爷爷说了声“新年快乐”。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  家规是勤俭节约

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

二:我家风家训小故事 15分

曾国藩的家风四字八句诀

清明将至,恰逢“家风”一词正盛行于坊间。

只见的小记者大街上逢人便问家风,懵懂的菜贩子硬着头皮说不短斤少两,大爷大妈一脸茫然地挤出“和善”啊“吃苦”啊等等,学生则必是“好好学习”,白领则俱云“打拼”,战士则无外乎“练好本领保家卫国”。但凡他们口中所说的,与中国人传统的“家风”,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

“家风”,原是与门阀密切相关的,是士族世家讲究的东西,常见的如“书香门第”、“耕读传家”者是也。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家风起码须具备以下三个特性:一是家族上下约定俗成,共同认可;二是祖孙世代相传,风尚自然延续;三是非蜻蜓点水的一鳞半爪,而是涉及家族每个成员每个生活细节的较系统的言行规则。“风”不是一言半语,“风”是长期完善形成又共同自觉践行的准则和习惯。

那位问了:难道平民老百姓就没资格讲“家风”吗?非也。主要是草民百姓没那工夫,饱肚子是顶顶要紧的事,遇见官员贪婪、天降灾难,还会揭竿而起呢,遑顾儒雅门风?顶多是父母交代一两句:乖,别惹事!这充其量是临时的教诲和叮嘱,与高门大户的所谓“门风”,风马牛不相及。

曾文正公,用梁启超的话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国藩出身于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所谓“耕”而又“读”,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入仕。——此足见家风既包含道德提倡,初衷更在于子孙立世、光耀门楣。

曾国藩做了十年京官,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头功,坐镇两江总督,晚年在写给二弟国潢的信中,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四字八句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他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惟星冈公之都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使就范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家族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是先天遗传,四分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家世代都有明德明训,特别是祖父星冈公的谆谆教导尤其应该谨守牢记,我近来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四字八句,即:“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猪“者,开圈养猪,正所谓”养猪也内政之要者“——有肉吃!

“鱼”者,开塘养鱼,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写:“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气。”

文正公总结道:“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而有一种生气,登其庭而有一种旺气。”

“考”者,及时祭祀,敬奉祖考。在儒家的传统教义里,正像曾国藩祖父所言:“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清明即至,神州山川尽烧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又将上演,此虽不利于治霾,却大有助于孝道。

“宝”者,邻里亲朋,友善相待。“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保证和睦幸福。而下面几项,曾文正工家自祖上就一直不太提倡。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看风水、算命、和尚、巫道以及郎中,这些人,能远离就远离,别亲近接纳这些人,只能带给你无尽的烦恼。

曾氏的四字八句家风秘诀,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余下全文>>

三:介绍家风家训写自己的故事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四: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家教小故事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五: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大道理

放生青蛙

今天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们要来我家吃饭。一大早,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市场里有好多新鲜的青菜,活蹦乱跳的鱼和虾。走过一个个摊位,渐渐的我们手里提了不少菜蔬。

突然间,我看到了一个摊位前围着好多人,我和妈妈也挤了进去。“这么大冬天的,还有人在卖青蛙啊”“是啊,买回去图个新鲜”大伯大姨们正在谈论着,想买点回去招待客人。

“呱呱,呱呱”可怜的青蛙在袋子里叫唤着,好像在向我求救,我该怎么办呢?

妈妈好像也有点动心了,我拉拉妈妈的衣服,“妈妈,你是不是也想买青蛙呢?”妈妈笑着说:“青蛙可是很补的呢,而且外公最喜欢了,买去尝个鲜” , “可是青蛙是益虫,是保护庄稼的卫士。我们应该保护它。”妈妈说“傻孩子,那你说怎么办吧?”

我和妈妈商量了一下,妈妈假装跟那个人谈了起来,拖延时间。我呢,连忙跑到菜场门口,把管理员叔叔拉到了那儿,对管理员叔叔说:“那个人卖青蛙”就这样管理员叔叔把老板带走了。

我和妈妈高兴极了,抬起装青蛙的袋子,把青蛙放回了小河里。青蛙们扑通扑通跳进小河,看着它们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六:家风家训小故事推荐 家风家训小故事有哪些

曾国藩的家风四字八句诀

清明将至,恰逢“家风”一词正盛行于坊间。

只见央视的小记者大街上逢人便问家风,懵懂的菜贩子硬着头皮说不短斤少两,大爷大妈一脸茫然地挤出“和善”啊“吃苦”啊等等,学生则必是“好好学习”,白领则俱云“打拼”,战士则无外乎“练好本领保家卫国”。但凡他们口中所说的,与中国人传统的“家风”,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

“家风”,原是与门阀密切相关的,是士族世家讲究的东西,常见的如“书香门第”、“耕读传家”者是也。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家风起码须具备以下三个特性:一是家族上下约定俗成,共同认可;二是祖孙世代相传,风尚自然延续;三是非蜻蜓点水的一鳞半爪,而是涉及家族每个成员每个生活细节的较系统的言行规则。“风”不是一言半语,“风”是长期完善形成又共同自觉践行的准则和习惯。

那位问了:难道平民老百姓就没资格讲“家风”吗?非也。主要是草民百姓没那工夫,饱肚子是顶顶要紧的事,遇见官员贪婪、天降灾难,还会揭竿而起呢,遑顾儒雅门风?顶多是父母交代一两句:乖,别惹事!这充其量是临时的教诲和叮嘱,与高门大户的所谓“门风”,风马牛不相及。

曾文正公,用梁启超的话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国藩出身于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所谓“耕”而又“读”,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入仕。——此足见家风既包含道德提倡,初衷更在于子孙立世、光耀门楣。

曾国藩做了十年京官,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头功,坐镇两江总督,晚年在写给二弟国潢的信中,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四字八句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他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惟星冈公之都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使就范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家族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是先天遗传,四分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家世代都有明德明训,特别是祖父星冈公的谆谆教导尤其应该谨守牢记,我近来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四字八句,即:“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猪“者,开圈养猪,正所谓”养猪也内政之要者“——有肉吃!

“鱼”者,开塘养鱼,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写:“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气。”

文正公总结道:“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而有一种生气,登其庭而有一种旺气。”

“考”者,及时祭祀,敬奉祖考。在儒家的传统教义里,正像曾国藩祖父所言:“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清明即至,神州山川尽烧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又将上演,此虽不利于治霾,却大有助于孝道。

“宝”者,邻里亲朋,友善相待。“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保证和睦幸福。而下面几项,曾文正工家自祖上就一直不太提倡。

“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看风水、算命、和尚、巫道以及郎中,这些人,能远离就远离,别亲近接纳这些人,只能带给你无尽的烦恼。

曾氏的四字八句家风秘诀,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余下全文>>

七:家风家训小故事60字

通过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设置 --把虚拟内存改小 或者转移到别的盘 Pagefile.sys就不会那么大了

Hiberfil.sys的话请关闭系统还原功能试一下

八:家风家训的故事六百字

家风小故事:   一日与师兄聊天,他说我张嘴闭嘴“您”“您”的很是奇怪。我反问,“对师兄这不是应该的吗?”“是是,只是觉得你太客气了”“也是从小家里就这么教的”“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听了一愣,细细咂么规矩这二字,大有国法,小有家规。   我妈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为人比较体面。从小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活着是要有规矩的,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出来这么多年,每每通电话她从不嘘寒问暖,而是一再叮嘱:这年头早已经没有饿死的了,但在外面混的好坏没关系,别给爸妈丢人就行。甚至在择偶上,她的第一标准无所谓富贵,而是父母要知书达理。   话不好听,道理是对的。   细想想,从小我们家里的规矩真是多多。光从吃上说,全家人围坐着用餐,大人不动、小孩不能动,长辈坐在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下就不能再换位置,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能拿筷子敲碗,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能吧唧嘴,闭上嘴咀嚼是基本礼仪,小孩吃饭出声会挨骂。夹菜只能夹前面的,不许过河;许骑马夹,不许抬轿夹;骑马指夹浮头的菜,抬轿就是抄底。吃饭时不能一只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客人回碗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得问:再给您添点?   去人家串门,拍门时先轻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是属于报丧,本家必不悦。递剪子时手要攥着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与人拍照合影,轻易不搭对方肩膀,除非是长辈疼孩子。   另外,我们家老人教育孩子还有许多琐碎事。不许叉腿坐着,不许喳喳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眼看人,老说眼斜心不正。不许掳袖子挽裤腿,不许斗楞腿,所谓男抖穷女抖贱。   当然,自己也不是什么都还在守着。规矩是人定的,可能也在变,但与人为善,对长辈、社会、生命的三分敬畏之心、礼待规矩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度都不能丢。

九:家风家训的故事

家风家训小故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

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

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

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

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

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

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

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

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

在孩子身上处

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

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

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

(她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

20

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

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

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

闲时节,

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

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

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

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母

亲每天都讲:

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

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

礼貌的好孩子

;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

“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

“知

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

俗话说:

家和万事兴,

相互体谅、

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

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

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

也需要总结,

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

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寒门家风好,少年早成才。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要努力将前

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

们健康成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