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的原则

一:灭菌的灭菌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T 367第11章的规定。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取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1)高危险度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2)中危险度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3)低危险度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的方法:1) 对收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学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取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1)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应采用干热灭菌;2)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3)物品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

二:化学消毒的原则是什么???

化学消毒的原则有七点:

待消毒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消毒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结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灌满消毒液。

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化学消毒是指用化学消毒药物作用于微生物和病原体,使其蛋白质变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等。

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其杀灭微生物的效能可分为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三类。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能灭活所有病毒。可作为灭菌剂使用的一定是高效的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甲醛、戊二醛和环氧已烷等。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如乙醇(酒精)和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细菌芽孢。如洗必泰和新洁尔灭等。处理直接接触损伤皮肤粘膜或经皮肤进入组织器官的物品,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不直接进入组织器官或仅接触未破损的皮肤粘膜的物品,可以用中效消毒剂。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含氯类消毒剂:常用的有漂白粉、三合二、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新型的有84、金星、万福金安等。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常用的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臭氧、高锰酸钾等。

醛类消毒剂: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醛等。

杂环类气体消毒剂:常用的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醇类消毒剂:常用的有乙醇,异丙醇等。

酚类消毒剂:常用的有苯酚、煤酚皂等。

季铵盐类消毒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度米酚、消毒净等。

其他常用的有洗必泰、q等。

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基本原则

1 CSSD(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及检测工作应符合WS310.2和WS310.3的规定。2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符合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灭菌的程序,并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皮肤、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c)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WS310.2中规定的处理流程。

四: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及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有哪些

一、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1.高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2.中度危险性物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3.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二、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3.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五:医务人员的洗手和手卫生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

4.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5 手卫生设施

5.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5.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5.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5.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5.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5.1.6 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5.2 外科手消毒设施

5.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5.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5.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5......余下全文>>

六:公共场所的消毒原则有几个方面

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

一、公共场所的消毒

病源微生物由传染源排出后,可在外环境存活一定时间,遇有机会便可造成疾病的传播。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迫切需要社会给他们提供舒适、卫生,免受疾病威胁、保障健康的生活活动场所。消毒工作则是改善卫生状况、预防疾病发生与流行的有力保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 视。

(一)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的病源体,使其减少到不致病的程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类型的病源体。从消毒与灭菌的定义可说明:消毒不一定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一定达到消毒的目的.在公共场所的服务行业中,消毒的目的是清除和杀灭污染在食具、茶具、用具上的 致病菌。因此,公共场所的服务行业做好消毒工作,对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消毒的原则:消毒可切断传播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措施,必须同其它预防手段相结合。消毒后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执行消毒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对消毒目的、原理的认识及能否熟练地掌握消毒技术,为使消毒取得较好效果,应遵守下列原则: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消毒是一项比较严格、细致的经常性工作,它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消耗的人力、物力也较多。在进行消毒工作中,必须加强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消毒人员,提供必要的消毒设备。由于公共场所被污染的机会较多,又难发现、所以对经常使用的各种用具的消毒必须制度化,且持之以恒,才能较好地防止疾病的传播。

2.方法适宜,处理恰当。公共场所的消毒对象很多,若固定用一两种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有时会导致消毒失败,或损坏物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消毒对象正确选择消毒方法,才能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

3.认真操作,保证质量。消毒时,因微生物难以肉眼察觉,又无法现场鉴定效果,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与方法使用消毒药剂,才能确保消毒对象无害化。但消毒工作只能针对局部或部分物品进行,不能造成广泛的无菌条件,为此,消毒处理后须防止再度污染,否则会使消毒工作前功尽弃。

(三)消毒方法及其应用

1,物理消毒法;利用物理学的方法作用于病源微生物,将其杀灭或清除,叫做物理消毒法。

(1)湿热消毒。湿热消毒法是通过高温和高湿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致微生物死亡。常用的湿热消毒法有以下几种:

[煮沸消毒]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消毒方法。此法不需特殊设备,可在煮锅中进行,适用于小型旅馆、影剧院、理发业消毒茶具、毛巾等。

采用煮沸消毒法时应注意,消毒时间要从水沸后计算,连续煮沸5--10分钟;消毒进行中切勿加入新物品,并且要使消毒物品全部浸入水中;对不透水的物品,如盘、碗等应垂直放置,以利沸水对流:摆放的物品量不可超过容器容量的四分之三。

[蒸汽消毒] 多数是利用锅炉、煤气为热源,最简单的设备是蒸笼或蒸箱。把消毒的物品放置上述容器内,产生蒸汽后,经15-30分钟便可杀灭病源体。此法适于消毒茶具、面巾、浴巾等.

此法的优点与注意事项同煮沸消毒法。

(2)干热消毒。它是通过氧化,破坏细胞原生质,使微生物死亡。在干热处理下,只要有足够的温度和时间均可杀灭微生物。但微生物对干热的耐受力比湿热的强得多。干热的热力靠空气对流与介质的传导,远不如湿热处理快 。

干热与湿热热力穿透情况

热型 温度℃ 时间 布层内温度℃

20层

40层

100层

干热 130-140 4 86 72 70

湿热 90-105 3 101 101 101

目前,服务行业选用的干热消毒设备,多以烤箱和红外线消毒器为主。干热消毒法具有效果可靠、保持物品干燥等优点。......余下全文>>

七: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4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4.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 4.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5 手卫生设施 5.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5.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5.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5.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5.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5.1.6 手卫生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5.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5.2 外科手消毒设施 5.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5.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5.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5.2.4 应配备清洁......余下全文>>

八:清洁消毒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医院消毒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使用物理方法消毒的物品方可选择化学消毒方法。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非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先用加酶洗涤剂浸泡擦洗去污。被甲类传染病人以及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或其他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

三、根据物品性能再按危险种类选用消毒灭菌方法。

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

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3、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4、不耐热物品: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 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已烷灭菌、低温等离子等。

四、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灭菌或消毒。

1、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2、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配制时的注意事项及有效浓度。

3、定期做有效浓度测试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五、连续使用的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使用灭菌水。

六、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洗手设备:

1、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

2、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液体皂。

3、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

4、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ICU 、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三)洗手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净,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

(四)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五)手消毒方法:

1、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2、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六)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七)每月做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学监测。

七、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一)地面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遇血液、粪便、体液污染时,立即用含氯消毒剂拖洗。

l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2、当地面遇病原体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 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致病性芽胞菌污染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3、对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 1000mg/L含氯消

毒剂擦洗,作用45分钟。对烈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地面,如霍乱、炭疽等可用有效氯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二)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再洗净悬挂晾干。

八、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