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守信得原卫翻译

一: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古文翻译

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②十日粮,遂与大夫期③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④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⑤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⑥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⑦。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⑧人13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⑨降公。孔子闻而⑩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原:原国 。

2.裹:携带。

3.遂:于是,就。

4. 期:约定。

5.金:钟。

6.姑:姑且。

7.亡:失去。

8.去:离开。

9.卫:卫国。

10.乃:于是,就。

11.闻:听说。

12.下:攻克。

13.左右:身边的人。

14.卫人:卫国人。

2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攻下原国。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鸣钟退军,收兵离去。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原国三日就可攻下。”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顺从他吗?”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评价说:“攻打原国而又得卫国,是因为守信。”

来自百度

二: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

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

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

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

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

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

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三:晋文公守信得原卫的启示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能够彰显一个人良好的品质,它可以把耻辱变成光荣,把困窘变成通达,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诚信。做人只有守信用,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做人只有讲信义,才能广交天下朋友。

四:晋文公守信得原卫中:“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的意思

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五:《晋文公首信的原,卫》的翻译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这里特指大夫黄越)期②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③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④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⑤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黄越大夫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这是攻下原国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眼看就要取得胜利了。 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暂且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黄越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晋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六:晋文公守信得原位乃降公。乃的意思

乃:

于是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