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CNNIC披露由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原文

第一封从中国发出的电子邮件的打印件

本报讯(记者张瑾)昨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网上发布了新版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在该大事记修订过程中,技术人员首次核实并确认了我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时间和原文内容。

确认的结果显示,第一封从我国发出的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是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9月14日21时07分发往德国的。通过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档案馆联系,CNNIC查到了这封邮件的打印件。

附全文:

1. 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侧的PAD机,经由意大利ITAPAC和德国DATEX―P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

3. 1988年初,中国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4. 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进的采用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大UBC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5.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6. 1989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X.25试验网(CNP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CRN的成员包括:位于北京的电子部第15研究所和电子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位于成都的电子部第30研究所、位于石家庄的电子部第54研究所、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等单位。CRN提供符合X.400(MHS)标准的电子邮件、符合FTAM标准的文件传送、符合X.500标准的目录服务等功能,并能够通过德国DFN的网关与Internet沟通。

7. 1989年10月,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国内命名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世界银行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NCFC)正式立项,11月,该项目正式启动。NCFC是由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当时立项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余下全文>>

二:中国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中国互联网(China Internet Directindustry)是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但中国互联网整体发展时间短,网速可靠性、科技性则需更上一层楼。详情可见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rZzUBK

三:中国互联网发展有多少年历史?

从96年开始现在已经有20年了,一般的大型门户大部分是98年后兴起的。

四:互联网发展史的90年代

1990 ARPANET停止运营。 Mitch Kapor组建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McGill大学的Peter Deutsch,Alan Emtage和Bill Heelan发布了archie。Peter Scott(Saskatchewan大学)发布了Hytelnet。世界在线(world.std.com)成为第一个Internet电话拨号接入服务提供商。ISO开发环境(ISODE)为DoD提供了向OSI协议转移的手段。ISODE软件允许在TCP/IP协议环境下运行OSI应用程序。(:gck:)加拿大10个地区性的网络组成了CA$*$net,作为加拿大的国家主干网与NSFNET直接相连。(:ec1:)第一台远程操作的机器,John Romkey的Internet烤面包机(通过SNMP协议对它进行控制),接入Internet,并在Interop会议上初次亮相。图片:Internode、Invisible。RFC 1149: A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P Datagrams on Avian CarriersRFC 1178: Choosing a Name for Your Computer连入NSFNET的国家:阿根廷(AR)、奥地利(AT)、比利时(BE)、巴西(BR)、智利(CL)、希腊(GR)、印度(IN)、爱尔兰(IE)、韩国(KR)、西班牙(ES)、瑞士(CH)。1991 General Atomics(CERFnet),Performance Systems International,Inc.(PSInet )和UUNET Technologies,Inc.(AlterNet)在NSF解除了Internet商业应用的限制后联合组建Commercial Internet eXchange Association,Inc.(CIX)公司。(3月) Thinking Machines公司发布由Brewster Kahle发明的广域消息服务器(WAIS)。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Paul Lindner和Mark P. McCahill发布Gopher。CERN发布World-Wide Web (WWW),开发者为 Tim Berners-Lee。(:pb1:)Philip Zimmerman发布PGP(Pretty Good Privacy)。(:ad1:)根据美国高性能计算条例(Gore 1),建立了国家研究与教育网(NREN)。NSFNET主干网速率升级到T3(44.736M bps)。NSFNET的通信量达到10^12字节/月和10^10包/月。DISA与Government Systems Inc签定合同,在5月由后者接替SRI成为美国国防数据网的NIC。JANET IP服务(JIPS)开始运营,标志着英国学术网所使用的软件从Coloured Book转向TCP/IP。IP协议最初是在X.25协议内部转换的。(:gst:)RFC 1216: Gigabit Network Economics and Paradigm ShiftsRFC 1217: Memo from the Consortium for Slow Commotion Research (CSCR)连入NSFNET的国家和地区:克罗地亚(HR)、捷克共和国(CZ)、中国香港(HK)、匈牙利(HU)、波兰(PL)、葡萄牙(......余下全文>>

五: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发展简史

首次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于1997年11月发布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形成半年一次的报告发布机制。今年正值CNNIC成立15周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也连续开展15载,30次统计报告描绘中国互联网络的宏观发展状况,忠实记录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脉络。十五年来,CNNIC互联网研究以服务广大网民为己任,跟随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起步到腾飞的全部历程。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各类网络应用发展势头良好 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2014上半年,网民对各项网络应用的使用程度更为深入。移动商务类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拉动下,正历经跨越式发展,在各项网络应用中地位愈发重要。互联网金融类应用第一次纳入调查,互联网理财产品仅在一年时间内,使用率超过10%,成为2014年上半年表现亮眼的网络应用。 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网民生活全面“网络化”《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向“深入”转换,各项网络应用深刻改变网民生活。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等新兴领域的移动应用多方位满足了用户上网需求,推动网民生活迈向全面“网络化”。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 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通沟流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支付类应用看涨助推线下消费手游带动网络游戏使用率逆转增长2014年上半年,支付应用在整体层面及手机端都成为增长最快的应用。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达63.4%,使用率由2013年底的25.1%增至38.9%。移动网上支付与消费者生活的紧密结合催生了众多应用场景和数据服务功能,也带动了手机端商务应用的迅速发展。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2.0%、25.5%、和65.4%。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8亿,使用率从2013年底的54.7%升至58.2%,扭转了一直下滑的趋势,基本恢复至2012年底水平。其中,手机网络游戏使用率为47.8%,增长了4.7个百分点,规模增长3648万,成为助推整体网络游戏用户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用户已初具规模。互联网理财产品推出仅一年时间,用户规模达到6383万,使用率达10.1%。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了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产品管理及运营成本,使个人零散资金获得更高收益回报。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相关发布 2015年0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此份文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余下全文>>

六:中国的互联网经济从何时开始发展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拥抱互联网,未来“互联网+”经济的重心将会在中国。

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到去年,中国互联网前二十年的发展大概可以用网民规模的扩大与互联网公司的崛起来概括。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中国占了四家。在超6亿的网民数量前,网络技术的迭代式发展和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应用,让互联网经济成为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互联网经济在我国GDP中的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今年“双11”当天,仅一家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就达到了912亿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

但互联网对经济的拉动力还不止于此。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产业升级阻力重重……站在新起点的中国需要以新思路寻找新动力、开拓新空间。而认真观察会发现,这一年,当我们谈论中国经济时,往往离不开“互联网+”。

从今年年初开始,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互联网+”的政策文件。李克强总理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年中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宽带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为“互联网+”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

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创造新的产业生态。吉林一家米业公司,在农田里安装上了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庄稼的生产状况;在重庆一家传感器制造工厂,只听机器轰鸣,不见工人忙碌,自动云数据处理的机器人让“无人工厂”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借助“互联网+”,我国农业生产正向着精确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传统制造业也得以加快转型,实现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迈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拥抱与融合,正是中国互联网相比美国,最大的创新所在。

“我们过去常说,在信息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现在,我们很可能就站在这样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发达国家拥有更大的优势。” 在今年6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推进“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

互联网对经济的重塑价值完全可以和工业革命的非凡意义相提并论,而中国正站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全世界产业竞争格局上。同时,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上看,中国甚至具有先发优势。

12月16-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在继续保持首届盛会的高规格、高级别前提下,本届大会议题更为丰富,强调让更多国家分享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从发出中国声音到分享中国经验,背后是中国互联网从消费者互联网时代到产业互联网的转型,也是中国政府受益于互联网后引领互联网发展的强大自信。在互联网推动经济发展的全球浪潮下,“互联网+”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引领者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

七: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 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 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 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 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 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 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将上网争取到底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会上,美方发言人沃尔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经过托氏的努力,会后双方达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中路由器。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可是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从互联网络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术成果,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阻挠中国与美国连通:中国专线只能连入能源科学网(ESNET);不得散布病毒;不得将Internet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为了长久的发展,中国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才基本同意。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在1992年6月于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仍被告之:接入Internet......余下全文>>

八:中国互联网到底怎么发展

这是一个大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规范化,优质化。那对于个人来说,依靠互联网创业也越来越难了。

我是做农业互联网的,刚刚兴起,问题特别多,特别乱。各自为政,探索模式,没有谁对谁错的模式!我们是社员网,口号很不错,客户体验决定生死。可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自身飘摇。具体怎么做,谁都给不了答案,只能自己去探索。能不能成功也只有天知道,谁都不知道!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