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的两化融合 企业发展战略 怎么写
在工信厅网站上有相关的信息,或者在网站上找一下相关的咨询服务机构,服务应该是不收费的,政府都给报销
二:企业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应该是什么
企业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低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全部实现基础性管理系统(OA、MIS等系统)的企业仅有48户,仅占总数的7.5%,部分实现的企业占59.9%,尚未实施企业208户,占32.6%;全部实现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包括CIMS、ERP等系统)的企业只有30户,仅占4.7%,部分实现的也只有196户企业,占30.7%,尚未着手的412户,占64.6%;基本实现电子商务的企业只有8户,仅占1.2%,尚未着手的482户,占75.5%;虽然有435户企业建立了网络,占68.2%,但只有18.3%(117户)的企业,做到每周更新一次信息;只有21.6%的企业(138户),开展了初步电子商务,但电子商务销售额仅占638户企业2000年销售收入总额的0.19%。 从企业信息化进程来看,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目前尚处于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管理的阶段,呈现出信息孤岛严重、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从系统应用和网络增值服务来看,除CAD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应用比较好外,整体效果不明显、不理想,与国外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 2. 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 (1) 国内企业信息化投入力度远小于国外大企业 九五期间,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和系统应用方面的累计投入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0.2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的比例一般在5%以上。据调查,2000年企业信息化投入居前五位企业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公司、上海宝纲集团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的信息化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只有0.09%、0.67%、1.08%、0.22%和0.17%,与国外大企业相比,相差甚远。 (2) 国内企业之间投入也不平衡 从现阶段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图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存在:重建设轻维护更新、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重技术轻管理等倾向和误区。这样的投资结构,不能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造成有路没车或路多车少的现象,不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真正通过信息化提高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3) 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合理 3. 一把手工程原则贯彻不力 从调查结果看,不少企业反映领导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信息化意识不强,理念陈旧,存在短视行为。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技术工程,是技术部门的事,让信息中心、办公室或科技部门抓一下就行了,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火车头。 4.企业信息化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缺乏。个别人员的理念需要转变 。 企业信息化建设固然首先要有领导层亲自推动,但没有系统理解与把握信息化知识、技能的管理层、技术层、执行层人才队伍的密切配合,信息化仍然难以成功。从调查情况看,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人才特别是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外,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企业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个别人员的观念滞后。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采取的全是传统的手工方式,这样,手工人员相对比较多。实施信息化后,工作效率的提高,传统的业务流程的重组,必定要影响部分人员的工作岗位,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被个别人夸大其词,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向个别人员灌输现代意识、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 ......余下全文>>
三:两化融合的中国情况
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两化融合的理论逐渐成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两化融合不断深入。工信部确立了“系统推进、多维推进、关键突破”的总体思路,即宏观、中观、微观[线(行业)、面(地域)、点(企业)]的三级推进思路。在“2010”开放群组中国年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两化”效果评价体系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7个行业的效果评价,证明两化确实能提升企业竞争力。高新民表示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高新民专家还对如何推进两化融合做了重要解释:推进两化融合要从三个层次,行业层、区域层、企业层三个方面考虑:行业层次非常重要,涉及行业产业群、供应链、标准规范和服务。区域层涉及基础设施,不仅仅是网络和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也包括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另外,支撑市场的一体化服务平台化也要做很多工作。在企业这个层次,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企业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开发新产品,而是通过两化融合在技术上、商业模式上、资源利用上、扩展企业影响力上建立起创新的体系,这种能力是要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的。第二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第三是可持续、低碳化、绿色化。根据上述理念,高新民认为融合最关键的问题要有好的方法论,用方法论来指导融合的过程,可以保证持续不断。就是说一定要建立一个体系架构,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循环不断的,成为企业发展的常态。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 “塑造企业价值—2010企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表示:工信部将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的工作,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精细化、规模化地推进各行业“两化融合”。董宝青副司长在会上表示:软件行业不能只是软件的销售,绝对不是软件卖出去后,用户的需求就满足了,必须从单一的软件销售转变为服务的后续延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装备制造业要做“两化融合”的主力军。
四:两化融合包括哪些方面
两化融合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也就是说,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普通飞机模型增加控制芯片之后就成了遥控飞机。信息技术含量的提高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例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网络营销成为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方式,受众大量增加,营销成本大大降低。
产业衍生是指两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形成一些新兴业态,如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工业电子包括机械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航空电子等;工业软件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等;工业信息服务业包括工业企业B2B电子商务、工业原材料或产成品大宗交易、工业企业信息化咨询等。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容简介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战略部署以来,经过五年的持续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程度更加深入,覆盖范围更加广泛,融合效益更加显著,有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此,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两化深度融合的新目标,其具体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实现彼此交融。 在军工、装备、船舶、汽车、机械、电子科技等众多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单项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正逐步由单项向集成过渡。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生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渗透和融合,不仅催生了新型的工业产品,还形成了大规模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异地协同研制等新型业务模式。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企业要发展信息化建设需走在前面。盖勒普SFC 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全球最先进的集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制造企业车间级信息化建设,在中国本土拥有13年项目实施经验。
六: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于哪些企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技术、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涵盖管理职责、基础保障、实施过程以及评测与改进四个相互作用的管理域
七:两化融合企业推进工程
两化融合包括哪些方面 信息化与工业化主要在技术、产品、业务、产业四个方面进行融合。也就是说,两化融合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汽...
八:两化融合包括哪些方面
您好!
两化融合主要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评定企业两化融合主要是从:企业的基础设施、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创新协同,竞争力,企业的效益和效能等方面来评定一个企业两化融合能力和水平。
以上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为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可以说影响是很大的,
十:两化融合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中小企业的两化融合的进程必将大大影响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水平。 产业集群两化融合将成为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重要载体,通过提高集群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带动产业集群整个区域的两化融合,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两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