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文言现象

一:伶官传序得通假字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古今异义等文言整理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四:使动

1.忧苏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给他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相当于“以至于”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指政治上的得失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禒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参考资料:《世纪金榜》

二: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基础知识点  一、一字多义  与

1.给。

2.读yú,通“欤”。

3.为,给,替。

4.和。

5.亲附,亲近。  归

1.归附,归依。

2.返回。

3.归还。

4.归聚,汇聚。  易

1.容易。

2.轻易。

3.替代。  告

1.祭告,祷告。

2.告诉,告知。

3.上报,报告。

4.祭告,祷告。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二)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三)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四)使动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使动

2.凯旋而纳之 纳:使收藏   (五)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六)形容词作名词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三:伶官传序古今异义

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其:(古义)和他

(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四:伶官传序中,根据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属于哪种文体

文言文阅读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