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观园观后感

一:大观园观后感250字左右

大观园观后感

黛玉“问天”,为何人生如此不随人愿,人生好像一场幻影。不只是黛玉,《红楼梦》中其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都浓缩在这大观园中。蕉下客从大观园的南门走进,最先看到的院落便是秋爽斋。在《红楼梦》中对于秋爽斋的外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有芭蕉和梧桐,正是由于探春对院中芭蕉树的喜爱,因此探春才得此“蕉下客”的雅号,院中还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当真正走进秋爽斋时,便看到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此八角亭是园内制高点之一。秋爽斋中有三间房子之间是没有隔断的,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十分典雅,虽华丽,但却不失大气,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突出了一个“大”字。所有院中豪华雅致的景致也凸显出了主人的性格,探春是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这一点从凤姐生病期间,整个大观园的所有事务都由探春一人掌管,并掌管得井井有条便可看出。稻香老农稻香村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南方,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从稻香村的整体设计,很容易就可以推测出这里的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此处的主人正是李纨,《红楼梦》中描写到,李纨出身金陵名宦,性格平和娴淑,嫁与贾珠,很早即守寡,她“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处处陪伴小姑子等读而已”。因此她的经历和性格都决定了她所居住的稻香村的格调是如此的简单、质朴。

蘅芜君说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时,就不得不提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宝钗,宝钗的住所就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北角。《红楼梦》中在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通过众人的目光,描绘了一个“琼洞”。“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从书中的描写和亲身在蘅芜苑走一遭后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蘅芜苑的整体氛围就是一种淡、冷、凄。走进她的闺房,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女孩子的房间,房间内竟然看不到一件普通女孩子喜好的物品,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可能跟宝钗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在容宁二府中,每个人都认为宝钗是个慈善亲厚、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是她在金钏儿屈死后,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掉,却开脱了王夫人一颗歉疚的心。通过书中的描写和宝钗屋内的陈设都体现出宝钗的冷漠。她不仅人冷,而且心也冷。富贵闲人《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宝玉的住所怡红院坐落在大观园的西北方。

《红楼梦》中描写的怡红院是:“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花园锦簇,剔玲珑,后院满架蔷薇,一带水池。”透过文字的描述,就会使人联想到怡红院到处都是花,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满架蔷薇”,蔷薇是一种类似牡丹的花朵,但地位与牡丹比较相去甚远,因是扶架而生,在堪舆中是“风流是非”的象征;而“绿柳周垂”,亦比喻美女林立,就这种风水布局造就了宝玉的多情。看过了怡红院院子里的景致,再走进屋内一看究竟。《红楼梦》中描写的房间里的摆设也非常讲究,有书、剑、琴、鼎、字画、笔砚、盆景等等,显得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在刘姥姥醉卧大观园那回曾经提到过的《仕女图》和刘姥姥照的西洋镜,这两件物品现在仍然摆放在怡红院的屋内。站在这像极了小姐闺房的怡红院中,可以感受到宝玉乐于与女子为知音的叛逆性格,也正是由于宝玉生活在女人堆里,他懂得了......余下全文>>

二:跪求!北京红楼梦大观园的观后感!

再增加大观园诗词若干:大观园诗词对联:(顾恩思义)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园。

(元春)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园成景物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万象争辉(匾额)、探春:名园筑就势巍巍,奉命多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尽,果然万物有光辉。文章造化(匾额)、惜春: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开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文采风流(匾额)、李纨: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瞻爷处,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有凤来仪、宝玉: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蘅芷清芬、宝玉:蘅芜满静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谁咏“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怡红快绿、宝玉:深庭长日静,两两出蝉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清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杏帘在望、黛玉: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三:北京大观园游后感

自己写,会发现更多!

实在不会就查查大观园资料!

四:《刘姥姥贻笑大观园》读后感100字

课余之时,我经常阅读少儿版《红楼梦》。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同时,对人物外表、性格亦描绘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书中的人物众多,关系亦错综复杂,令我这个只有三年级阅读水平的小学生,感到难以完全理解,尤其是第一回对神石的描述,虽然我多次阅读和家长的讲解,但我还是觉得像雾里观花,令我觉得作者的写作能力高深莫测。

在这部小说中,虽然作者对刘姥姥描述不多,但是我却对她的印象最深刻,然而,我对《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回,印象也是最深刻的。这一回主要叙述了刘姥姥游大观园,拜访贾母。吃饭前,为了哄贾母开心,凤姐和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暗暗商量好了,要拿刘姥姥这个乡下人来取笑。所以,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和鸳鸯单拿一双用黄金镶成的象牙筷子,然后又拣了一个鸽子蛋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幽默的言语惹得全屋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而凤姐和鸳鸯这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换得贾母的开怀一笑,在这样一个场合中就算是拿自己这个乡下人来取悦贾母这高贵的皇亲国戚似乎也认为是一种难得的荣耀。这样的场合,表面看来好像觉得刘姥姥很幽默、诙谐,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但是,再深一层思考,这样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大观园,是多少贪官污吏刮取回来的民脂民膏,大观园里的人们生活穷奢极侈,与农村里清苦的生活相比,可谓天渊之别,简直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通过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我认识到大观园所有这条件优越的一切在一个乡下人的眼里看来是多么的尊贵、高不可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古代的贵族和平民生活的天渊之别。所谓上流社会的人们永远都不会知道普通人生活的艰苦,而普通人也很难能想象得到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贵族生活条件是多么的优越。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觉得很可悲。

五:大观园宝玉题诗读后感

《大观园试才题对联》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贾政带领一班人和宝玉进大观园里题对联的事,展示出宝玉的非凡才华。

这里有好多美丽的写景佳句摘抄下来与博友们分享:

1 进入园门,只见一座清翠的小山,石间微露羊肠小径。

2 一行人进入石洞,看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两边飞楼插空,低头可见清溪泻玉,石桥三巷,桥上有亭。

3 又往前走,忽见青山斜阻,隐隐露出一道黄泥墙,,墙上用稻草掩护,墙边有几百枝盛开的杏花。

还有宝玉题的对联:

1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闲。

2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富足、奢华的贾家,为了贵妃元春的一次省亲,建造出如此美丽、壮观的大观园,太浪费了!当时的封建制度就是一人得到黄室的恩宠,等于全家都得到了,真不愧为“一人成仙,鸡犬升天”哪!

六:刘三姐大观园游玩的作文

春天是绿色的世界,春天是花的海洋。一听老师说要带我们去花卉大观园春游,同学们就开始谈论花卉大观园是什么样子,想象那里一定非常美丽,是鲜花比美的地方。我们天天盼,终于盼到了今天,我们登上了前往花卉大观园的大汽车。

看到沿途美丽的风光,想着大观园里可能更美丽的景色,恨不得汽车也能长出翅膀,马上飞进那花的海洋。

兴奋了一路的同学们一下汽车,就被平时看不到的景色吸引住了,热带植物馆里那几百年的佛肚树,奇特的古榕树,我们仿佛走进了真实的热带雨林,从春天的北京一下子来到了“湿热的南美”。

出了“湿热的南美”,我们又来

七:《红楼梦》的大观园在哪?

在北京宣武区,门票好像是25元,在淘宝网上可以买到电子票,便宜些。

八:2016北京国际花卉展览会观后感咋写呀帮我

下文仅供参考: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世界花卉大观园春游,同学们的心情异常兴奋,因为这一天我们盼望好久了,终于给盼来了。

当我们乘车来到大观园时,不觉大吃一惊,这哪是花卉大观园,简直就是迪斯尼乐园嘛!顺着小路前行,道边草坪里的活灵活现人形植物塑像好像在欢迎着我们!

穿过宋词大道,来到花卉科研实验室。一进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铁架子上一排排的玻璃瓶,跟着队伍走近一看,瓶子内装着一棵小嫩苗,瓶子上方盖着一张开有四个小孔的纸。通过翻阅《世界花卉大观园》,我才知道这张纸起过滤器的作用,使每一个瓶内的空气保持清新,有利于小苗苗们的茁壮成长。

当我们在一段小路上慢行时。发现一些工作人员正在接种培育新的幼苗呢!他们培育这么多植物是准备种到哪里去呀?是不是给甘肃、内蒙古那些缺草缺植被的地方准备的?

正当我冥思苦想的时候,观赏的人流已到了蔬菜瓜果园。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生机昂然。园内一个个用竹子搭成的架子上长满了蔬菜瓜果。这里有彩色甜椒、巨人南瓜、玉女南瓜、西瓜皮南瓜等许多蔬菜瓜果。其中巨人南瓜引起我的注意,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南瓜,因为它又大又重只能用一个漂亮的架子支撑着它的身体,使它显得格外突出。前面那繁星般的“小西瓜”挂满枝头,我发现它们都有绿色的条纹,有的底色是黑色,拳头般大小很像西瓜,有的却不像,因为它们的底色是橙色的,我看了上面挂着的小牌子,才知道它叫西瓜皮南瓜。

九:宝黛初会读后感400字

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说,选入中学课本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小说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节选。我们可以对比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一窥红楼梦的伟大成就。

丫环数量的对比

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而“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如此算来,迎春等人,每人至少有十二个仆人,是黛玉的六倍。王熙凤出场时,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再从全书看,当时荣府上下大小主子有十四人(加惜春),总人口约有四百人,主子与仆人之比达到了1∶25。而从她们的家世看,贾林两家都是世袭王公贵族。贾赦,时袭一等将军;贾政,时任工部员外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钦点巡盐御史,林如海父亲以上曾四代袭过列侯。家世相当,门第相当,豪侈之气则有天壤之别,贾府安能不败?结局安能不惨?

人物描写的对比

王熙凤和众人之比 王熙凤出场时,作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正当贾母说多配一料丸药时,“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有曾迎接远客!’”。而其它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在林黛玉看来,此人实在是放诞无礼。但这恰恰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划出她性格中泼辣的一面。她深受贾母的宠信,除了贾宝玉,合府再无一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说笑。正因为万千宠爱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无忌。

王熙凤和贾氏三姐妹之比 贾氏三姐妹出场时,只有轮廓描写:“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而王熙凤呢,“这个人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庆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一略一详,一简洁一铺陈,一高贵一庸俗,写出了贾氏三姐妹的神韵和高贵气质,暗示了王熙凤的贪婪及俗气,侧面反映出她内心世界的空虚。

王熙凤和王夫人之比 黛玉去拜见贾政时,“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到了吃饭时,“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一“携”一“拉”,一亲切一热情,一稳重一猛浪。作者在这里突现了王熙凤的热情,而这种热情无非是一种表演,是以取悦贾母为最终目的的,体现了王熙凤的精明和狡诈。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比 宝黛相见时,两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一个是寄人篱下,一个是混世魔王;一个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个是率性而为,心直口快。所以尽管感觉相同,但一个只是深隐内心,另一个则是赤裸裸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描写,使环境和人物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林黛玉对贾宝玉认识之比 林黛玉从王夫人口中得知贾宝玉是一个孽胎祸根,是一个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心想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结果一见之下,却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何等眼熟到如此!心有灵犀,立即站到了贾宝玉一边。成为背叛封建家长、背叛封建社会的坚定同盟者。欲扬先抑,突出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的......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