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

一:三门峡水库现在什么样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40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

二:著名的黄河三门峡水库到底为什么失败

每年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三:为什么不炸毁三门峡水库?

如果炸掉,中国损失的资金怎么办?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仍然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早在建造之前,外国考察队已经警告过,未来中国会出现部分地区郸旱。只不过不信罢了!

四:三门峡水库事件 5分

世界十大科技灾难,中国三门峡水库,黄万里,当时差点淹了西安。自己去查吧,天朝不报的

五:三门峡水库的投入使用

不到一年,渭河流域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高,大片良田浸没,土地迅速盐碱化,危险直逼古都西安。迫于无奈,只好降低水位,拆除15万千瓦发电机组,改装5万千瓦小机组。同时耗费惊人的人力物力财力打通排水洞,以泄泥沙。如此一折腾,不下百亿元投进水库“打水渠”。世代生活在渭河平原的许多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向宁夏缺水地区迁徙。水库的诸多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黄河在陕西省的潼关至河南省的孟津,也即陕县一带为太行山脉所阻,以巨大的水力,冲出三路山口。后人把这三道激流,自东至西,称为“人门”“神门”“鬼门”,即三门。而在三门之间依然柱立河心的岩石,则分别被称作人、神、鬼三岛。

六:为什么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其实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败笔

争议

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的数十年里,围绕大坝的利弊,各方一直是争论不休。陕西方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生存而争,而三门峡水电站也是同样的处境。作为三门峡水库调度的负责人,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库调度科科长张冠军对于水位的感受有着最深刻的体会:要发电,就需要保持高水位,但上游地区将因此出现严重的泥沙淤积。如果降低水位,又无法发电。他无奈地表示:“水位是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的一道生死线。”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水情分析科科长王育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介绍,三门峡水库每年可发电10亿千瓦左右,收入约为两亿元,这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失去了发电功能,三门峡枢纽的正常运行就会缺乏经费来源,管理运作也就无以为继。

据记者了解,三门峡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远远超过当初25万千瓦的规定,5台5万千瓦的小机组已被换成了大功率机组。每年将近两亿元的收入是黄委会、三门峡水电站及其2500名员工的主要经费来源和生存支撑。一个败笔?两种警示!

三门峡水电站作为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有人说是一个败笔。但作为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工程,其探索方法、积累经验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丹江口、小浪底、葛洲坝、三峡等大工程都从它那里得到了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但是,同样不能因此就拒绝做深刻的反思。例如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例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2004年,陕西人大代表建议三门峡水库立即停止蓄水发电,请求国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彻底解决渭河水患。

主要技术是依靠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

三门峡水电站修建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决策者的决策并非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它的主要技术是依靠前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而该院并没有在黄河这样多沙的河流上建造水利工程的经验,所以造成严重后果的泥沙问题当时被他们忽视了。周恩来总理在1964年6月同越南水利代表团谈话中就曾承认:“在三门峡工程上我们打了无准备之仗,科学态度不够。”而在决策过程中,对反对意见的漠视也值得人们深思。当时陕西和山西两省都有人反对修建,在专家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但这些意见都被人为地忽略和压制了。

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协调机制失灵问题

据《经济视点报》报道,在三门峡水电站问题上也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协调机制失灵问题,在郑州会议上,陕西省还指责三门峡的蓄水位违背了“四省会议”所协议的蓄水位。其实,部门协调机制的失灵主要是由一些国家职能部门对部门利益的重视要远甚于对整体利益的重视所导致的。

对此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退休专家温善章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经常提意见说,有的部门本来行使的是国家职能,可一到了实际操作就出现很多企业行为,处处表现出赚钱的冲动。现在的很多规划都是‘吃饭规划’,而不是出于黄河的实际需要。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修防3000人就够了,后来机械化了,反而成了2万人。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三门峡水电站现在修防将近3000人,我看200人就够了。”

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

对三门峡已经造成的损失,单一的谴责是不理智的,同时即使三门峡真的被废弃,我们的反思也不应因此停止。正如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在郑州会议上所强调的:“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取得了很大效益,但这是以牺牲库区和渭河流域的利益为代价的。三门峡水库在运用方式上的调整,不是对三门峡水库的否定,而是更加合理的运用。这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而是怎么看待并在以后尽量避免犯错的问题。”...余下全文>>

七:为什么三门峡水库会给给黄河上游人民造成了灾难?

一切以政治需要为主

当年黄万里曾因反对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而被错划成右派。黄万里主张从江河及其流域地貌生成的历史和特性出发,全面、整体地把握江河的运动态势;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把因势利导作为治河策略的指导思想。

1957年上半年,三门峡工程即将开工。黄万里在水文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述了他对三门峡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结果是将下游可能的水灾移到上游成为人为的必然的灾害。二是所谓“ 圣人出,黄河清 ”的说法毫无根据。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从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在课堂上,他对“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甚为不屑,使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出于政治阿谀而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八:三门峡水库水源是哪?

来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就是黄河的源头了。

三门峡水库是在中游。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因为泥沙问题,水库留下的后遗症至今也未能消除。

九:三门峡水库的主要任务

①将黄河上游千年一遇洪水由37000立方米/秒降为8000立方米/秒;这样,黄河洪水的灾害即可以完全避免,黄河下游的洪水威胁自然解除。②拦蓄上游全部来沙,下泄清水,实现“黄河清”,使下游河床不再淤高。③调节黄河水量,初期灌溉2220万亩,远景灌溉7500万亩。④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量46亿度。⑤改善下游航运。结论:巨大的综合效益(——与三十多年后的三峡大坝论证结论相同)。

十:三门峡下高速至三门峡水库大坝景区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4.3公里

起点:三门峡东出口(连霍...

1.从起点向西北方向出发,沿三门峡东立交桥行驶500米,直行进入连天线

2.沿连天线行驶1.3公里,在第2个出口,朝市区方向,左后方转弯进入黄河东路

3.沿黄河东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S249

4.沿S249行驶950米,直行进入黄河东路

5.沿黄河东路行驶560米,右转进入Y009

6.沿Y009行驶2.3公里,右转进入S314

7.沿S314行驶2.8公里,右转

8.行驶300米,左转

9.行驶2.0公里,左后方转弯

10.行驶2.3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东方红水库景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