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对教育的限制作用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活动,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一个新增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现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
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一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都有损于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育起着间接的作用。
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人口的自然结构:性别差异:女子教育是国际上要解决的难题
人口的结构 年龄构成:年轻化或老龄化
社会结构:职业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在社会上,人口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口有多种流动:城乡间、贫困向发达地区、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动等。
这种流动影响到教育的规模、各地域教育的差异性、目标的制定、人才的培养、结构的选择、移民教育等方面。(金一鸣《教育原理》P106-107)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控制人口的数量
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其原因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刺激了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教育程度的提高,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和家庭观;教育程度的提高,也增加了育龄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需求,减少了生养子女的时间和精力。
2、提高人口的质量
教育在提高人口的质量方面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
其次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Δ除此之外,教育还与社会因素中的环境、地理、科学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等诸多因素有广泛的联系。如: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教育事业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而科学却是活跃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冲击教育的习惯领域。 其次,科学的发展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
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IT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学习、教育的观念;为教育的飞跃提供了平台,使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得以实现,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民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网络教育: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余下全文>>
二:简述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表征人口和教育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人口变动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制约关系。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
三:浅谈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压力
从本质上说 ,人口问题就是经济社会与教育的 发展问题。我国人口的上述特点 ,直接影响着我国 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不同方面造成对教育的压力 。
1 . 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 。这一压力首先反 映在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扩大 。国家确定教育投资的比例 ,除了考虑发展科技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与政治形势三个因素外 ,还必须考虑 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人口增长过快 , 抚养指数升 高 ,国家和家庭付出的抚养费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 , 必然影响到国家的资金积累 。国家积累资金少 ,扩
大教育投资比例就困难。即使国家能克服困难 ,不
减少或适当扩大教育投资比例 ,但由于人口增长过 快 ,学龄人口比例增大 ,教育经费平均到每个学生 身上也会相对减少。近年来 ,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增
长非常迅速 ,但是学生人均经费指数却较低。1998 年 ,经济合作组织 ( O ECD) 国家的小学生人均经费 指数平均为 18 , 初中平均为 23 , 2001 年我国小学 生人均经费指数为 12 . 31 ,初中为 16 . 99 ,农村小学 仅为 10 . 19 ,农村初中仅为 12 . 83 。瑡瑏 其次是引起校舍 、设备全面不敷 。由于教育经
费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 ,致使教育基本建设 投资严重不足 。据统计 ,目前我国小学、初中和大 学的教学仪器设备的达标率分别只有 20 % 、37 % 和 30 % 。瑏瑢2001 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危房面积
5267 万平方米 ,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达 4 . 9 %和
6 . 7 % 。其中 , 农村初中 、小学校舍危房率分别为
6 %和 8 . 1 % 。由于校舍危房和校舍面积不足 , 初 中超大班额问题十分突出 ,2001 年全国初中 66 人 以上的超大班共有 24 . 5 万个 ,占初中班额总数的
21 . 3 % ,超大班在读学生约为 1619 万人 ,约占初中
在校生总数的 1/ 4 。瑏琐
其三是造成教师队伍量少质低。2000 年我国 少儿人口 (0 - 14 岁) 为 2 . 89 亿人 ,2004 年高中阶 段教育人口为 7587 万人 ,2008 年高等教育人口为
1 . 25 亿人 ,庞大的就学人口压力和师资建设的相对滞后 ,成为我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 素。中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 ,大量聘用代课教 师。2001 年 ,全国中小学共聘用代课教师 70 . 5 万 人 ,占岗位教师总数的 6 . 6 % , 其中农村中小学代 课教师 58 万人 ,占农村中小学岗位教师的 9 . 6 % 。 按照“十五”计划 ,高中阶段教育要达到 60 %的毛 入学率 ,即使按照生师比 18 ∶1 测算 ,2005 年教师 队伍的缺口达到 116 万人 , 如考虑到退休的教师 , 则补充的教师数量可能达到 120 万人。另外 ,高中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70. 7 % ,职业高中专任教师 的学历合格率仅为 49. 2 %。高校教师队伍数量不 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1999 年至 2001 年期间 ,与我国 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长近 1 倍的发展速度相比 ,教 师总量仅增长 31 %。一些基础课及高新技术相关 专业任课教师严重缺乏 ,按照普通高校生师比以
15 ∶1计算 ,高校教师队伍的缺口达 11 万人。瑶瑏
此外 ,学龄人口急剧膨胀 ,导致教育总体供给 能力不足 ,制约了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 。根据联合 国开发计划署 1999 年统计 ......余下全文>>
四:教育发展会带来什么坏处
中国的人口问题会影响经济发展
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诸如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都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对人口增长的合理控制,没有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很困难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中,人口与计划生育是中国社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和提高产量,而忽视了成本和效益。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直到80年代,世界各国才逐步形成共识,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政府将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定为基本国策。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的速度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特别是1998年,人口增长率首次下降到了1%以下。即便如此,中国每年要新增加1200多万人口,消耗掉新增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因此,人口控制的任务和计划生育的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某种程度上说,人们过去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经济学家的计算,人口增长1%,需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左右,才能维持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形成所谓的"劣性循环",即新增的国民生产总值将被新增的人口消耗掉,从而没有余地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更无力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
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办的事情太多,要花钱的地方也太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额中,既要用于新增长人口的投资,又要用于提高现有人口的平均生活水平,也要用于增加经济发展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常有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之感。从宏观上看,中国将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位在7%左右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可以将7%分解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新增人口,大约为3%;第二部分用于提高现有人口的生活水平,大约为2%;而另外的2%则用于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
我们不得不权衡上述关系,这是一种两难的选择,我们既不能以降低百姓生活水平为代价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样就失去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本来意义;也不能以牺牲发展经济速度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这样会陷入低层次的劣性循环中。
人口素质低会制约经济结构的调整。我们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要依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将彻底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方式,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拥有科技和人才,才能拥有未来世界。世界......余下全文>>
五:人口因素对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人口多,那么每个家庭收入不会有太大变化,则每个学生的实际可会用于培训的费用比较低,则教育行业很难发展
人口少,那么就会实行精英教育,则每个学生的教育投入会比较大,更容易承受教育培训的费用
六:为什么人口数量决定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 5分
太多了,还是自己搜吧
1.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关于广义文化,比较普遍的认识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关于狭义文化,则较普遍地把它看作为社会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这里所讲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文化。
一个人降生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之中,他从感性到理性,从生存到发展,从审美到情绪等,无一不被一种特定的文化所浸染、熏陶。不要以为教育就是按照一定计划,将一定的内容传授或灌输给新生一代的过程,其实人格的形成是与一种特定文化类型直接相关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能全面地理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起居、饮食、言谈,自信或自卑,勇敢或怯弱,情趣、爱好、喜怒等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情感等,为什么竟如此不同呢?它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可以说是由不同的文化所支配的。
(二)文化直接影响课程内容
作为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各门学科),它正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学科是文化,人文学科是文化,就是伦理,道德等内容的教学,也是社会价值对青年发展的一种界定,一种要求,其实这也是文化,甚至可以说是文化的核心。这里需要说明,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影响,往往要通过精神文化这一中介来实现。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可以说是直接的。我们可以将某一种新思想、新认识、新的科学成果等,直接移植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取舍并不完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受国家财富的多少所制约,而与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
(三)“校园文化”是潜在的、稳定的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既是一种文化形式,那么,我们常说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潜在的、稳定的、持续的教育因素。比如,学校秩序,环境卫生状况,师生关系,师生员工的仪表、修饰,甚至教态,对学生的感情等,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此外,人们的教育观念又与整个社会观念相关,而观念其实也是文化。总之,文化对教育的支配、影响是直接的、整体的,研究教育不可不重视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功能?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一个新增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现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
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一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都有损于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余下全文>>
七: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的相关资料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活动,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一)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事业的大扩展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人口的增长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每一个新增成员都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现有人口中,23岁以下的人口占5亿以上,从扫盲角度来看,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亿文盲和半文盲,还需要给成人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同时,人口的增长又主要在不发达地区,我国人口正以每年2千万的速度增长.
如果教育经费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教育规模必然扩大;如果教育经费不能增长,必然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限制教育事业的发展,降低入学率;一是保持入学率,而降低生均经费.这两种情况都有损于教育的发展.现在许多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难题.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的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人口的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入学者已有的水平(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部条件)对教育质量的总影响;间接影响是指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他们通过遗传和对青少年的养育过程来影响受教育者,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协调程度来影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次,全社会人口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人口的文化结构,作为大的背景对学校教育起着间接的作用.
3、人口的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人口的自然结构:性别差异:女子教育是国际上要解决的难题
人口的结构 年龄构成:年轻化或老龄化
八:中国开放二胎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教育数量面临的挑战一定数量学龄人口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前提,学龄人口的数量直接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开始实施“全面二孩”后,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将会有所上升,对教育数量的需求会相应增加。近些年来,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周期性生育高峰的影响,已进入学龄人口迅速增长期,教育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已开始显现,二孩政策实施后,学额过满、大班上课、多部制教学等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此外,中国教育行业一直面临着女多男少的现状,特别是幼师行业。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能会使得教师数量短缺,加之部分年轻女教师可能会在工作与生育二胎中选择后者,这样可能会使得教师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激烈。
二、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对教育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有学上”,而是上升为“上好学”。
但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学龄人口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学龄人口数量增加后,教育资源紧张,学校会更多的采用大班教学,国家发展教育的重点也会放在普及教育上而非提高教育质量上。另一方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由之前的“四二一”式转变为“四二二”式,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历开始分散,孩子的家庭教育质量也会有所下降。
三、教育投资面临的挑战经济学中,人口增长速度与教育投资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社会所提供的人均教育投资就越低。
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当前人口结构来确定教育投资比例。实施“全面二孩”后,人口生育率会有所上升,学龄人口比重增大,会加重国家的社会抚养费用,继而会使得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教育经费相对减少。同理,家庭教育投资也会由一个孩子平均到两个孩子身上,许多家庭会面临教育投资的困境,继而减少孩子教育经费。
四、教育布局面临的挑战教育布局指的是学校的地区分布结构状况。
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是:东部沿海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地区远高于农村地区。实施“全面二孩”后,教育资源地区分配不公平现象可能更为严重。据调查显示,大多城市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不是很高,二孩政策的受惠群体可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及小城镇,而这些地区本身就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的现象,这样会使得其矛盾更为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会导致随迁子女的就学需求增加,对人口流入区而言,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也就更为突出。
九:人口受教育程度对社会治安的影响
一个国家,公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基本和这个国家的违法犯罪率成反比。
典型的如北欧各国,就是芬兰、瑞典、丹麦等国,那里的人们基本都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法律意识很强。公民自觉遵纪守法,整个国家的警察和监狱很少,因为很少有人违法犯罪。
反之,如果一个国家教育不发达,那么这个国家犯罪率往往很高。
比如印度,能读大学的基本上都出生于有钱人家,属于精英阶层。广大平民百姓基本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那么民众的法制意识普遍不强,犯罪率就很高。
该国时不时的就有抢劫、杀人、强奸、绑架等案件见诸媒体。
十:社会教育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及重要性
这可能有两个不同的方面。在贫困地区,人口流动很大,主要是学历高的人较少回家乡定居,人才外流严重。学历低的青壮年进城务工,孩子可能随父母迁移,但是不一定能得到城里优质的教育,而孩子若在家里无人看管,教育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成果。人才流失了,社会教育也无法提升,只会越来越差。在繁华地区,比如北京,本来就有优质的社会教育,吸引了无数有才华有野心有能力的青年聚集于此。人才济济会让这里的社会教育变得更好。反正两者相互影响,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