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一:如何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问: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比率增加,使得银行授信部门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所承受的风险自然比以前为高。特别是这几年在国内外发生数家大型公司,因高阶主管个人道德问题或企业内控机制不彰,陆续发生恶性倒闭事件,造成不少投资人权益受损,尤其是银行授信部门,对于所要服务的客户,需要有一套谨慎的评估方法。为减少日后的重大财务损失,在选择客户方面,请问要注意哪些重点?答:许多公司在客户评估方面,可能是因为没有足够产业专业知识、预算资源或外界指引,很难建立持续的程序来衡量安全性风险,并将安全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风险程度需有优先顺序排列,本身有详细等级组成,包括平衡质化与量化方法,在合理的时间、人力与预算范围内,提供可靠的风险资讯。评估风险阶段,最好会产生具有详细分析的重大风险清单,将有助于决策者在该程序,使用该清单做出适当决策。针对客户品质调查,已经成为银行承办授信人员,最重视的风险因素之一。因为客户管理阶层有舞弊的倾向,会使债权人和投资者受到损失。因此在评估新客户时,客户调查就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程序,它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潜在的客户是否包含无法控制的风险?”在实务上,没有无风险的客户,客户调查的目的在于判断客户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客户评估过程中,应考虑客户管理者的舞弊倾向和经营失败的风险。因此在客户调查中,应积极关注管理阶层的正直、声誉和态度,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情况。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客户财务状况和未来公司经营前景,客户所属行业因素也应积极考虑,要注意该客户所销售项目是否为夕阳产品;亦即:考虑总体经营环境、行业状况、客户在行业中的地信等因素。客户调查工作是一个收集资讯的过程,根据资料清单系统的资讯,通常使用一些风险评级方法分析,再由富有经验的人员做出判断,决定是否接受客户。有时,一个客户的评级为高风险,不一定意味着要拒绝这家客户,其关键是风险能否被控制,以及是否值得去承担。如果在客户调查后,客户被接受,应持续且定期地执行特定的风险管理程式,去管理已识别的风险,可减少意外失败的风险。客户调查主要关注的是客户的声誉,下列因素要予以考虑:(1)公司管理阶层和主要经营者的道德;(2)公司经营活动的性质;(3)客户的内部控制环境;(4)管理阶层是否存在欺诈行为的动机;(5)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态度。特别是高阶管理者欺诈行为的判断是否存在的关键,应当评价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和企业文化。如果管理阶层被少数人所左右,就意味着较高的风险环境,因为一个无效的董事会将导致公司治理无效。公司治理薄弱的结果是,公司为少数大股东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全部股东服务。另外,公司的人事政策不稳定,关键管理人员的薪酬异常,都会引起风险的发生。评估客户时还需注意,当存在过热的营利预测和急切实现的发展目标时,应予以特别关注经营危机的发生。客户调查不仅仅是在接受新客户的开始阶段才执行的程式,随着经营情况的变化,客户有可能面临财务上的困境,诚实问题和会计问题就会出现。因此,持续地评估客户,是确定能否维持客户关键的前提,建议每年至少应作一次客户的总体风险检测。

二: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一般风险等级怎么区别?如何在编制的管理制度中明确这三个等级的风险? 5分

你可以参考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程序进行风险识别,

根据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对设备设施的风险评价:

1、 编制设备设施清单

2、 根据清单编制安全检查表

3、 填写识别和判定记录

对生产作业的风险评价:

1、 编制作业活动清单

2、 根据清单编写生产作业风险分析记录表

3、 确定关键控制点和重大风险

4、 填写识别和判定记录

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汇总,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计划清单》

具体的风险分级需要采用一种风险分析方法,例如SCL安全检查表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分析,这个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对各种风险进行打分,然后一个分数区间就是一种风险程度,例如超过10分的为重要风险,超过20分的为重大风险,必须停止生产,立刻进行整改。。。。。。。等等,建议你百度一下SCL或者JHA等风险分析方法,然后可以根据这些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三:以下哪种风险评估工具最能促进控制措施与风险的匹配

1.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价  风险概率评价研究每个具体风险将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影响评价研究风险对项目工期、费用、范围或质量目标的可能影响,既包括威胁的消极影响,也包括机会的积极影响。  要给每个识别出的风险评价出概率和影响。可以采用与按照所熟悉的风险种类挑选出来的参与者进行访谈或开会的方式评价风险,项目团队成员也要包括进来,或许项目以外的专业人土也进来。需要专家的意见,因为组织历史项目数据库中的风险信息可能寥寥无几。由于与会者可能不具有风险评价方面的任何经验,因此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引导讨论过程。  在访谈或会议期间,每项风险的概率及其对每个目标的影响等级被评价出来。起说明作用的细节内容,包括确定概率和影响等级所依赖的假设等也被记载下来。根据风险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定义对风险概率和影响确定等级。有时,概率和影响明显很低的风险就不需要确定等级,而是放在观察清单中用于以后的监测。  2.概率和影响矩阵  根据风险分级可以为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和风险应对给风险排出优先排序。风险分级是所评价出风险概率和影响确定的。每个风险的重要性,以及据此确定的关注优先顺序通常采用调查表或概率和影响矩阵(见表12-3)的形式得出。这种概率和影响矩阵规定了风险概率和影响的组合结果,它把风险分成低、中或高等级的分级。根据组织的偏好,可以使用描述性术语或使用数值表示。  组织应确定哪些概率和影响的组合结果属于高风险(红色状态)、中等风险(黄色状态)或低风险(绿色状态)。在黑白两色的矩阵中,这些状态可以用不同的灰度表示,如表12-3所示,深灰区域(数值最大)代表高风险;中灰区域(数值最小)代表低风险,而浅灰区域(数值介于最大和最小值之间)代表中等程度风险。  3.风险数据质量评价  要使定性风险分析可靠,就需要准确和无偏的数据。风险数据质量分析是一种评价有关风险的数据对风险管理有用的程度的一种技术。它包括检查人们对风险的了解程度,以及风险数据的精确性、质量、可靠性和完整性。  使用准确性低的数据得出的定性风险分析结果对项目毫无用处。如果对数据的质量不满意,可能有必要搜集质量更好的数据。搜集风险信息往往有困难,并且消耗原定计划不包括的时间和资源。  4.风险分类  项目中的风险可以按照风险来源(利用风险分解矩阵)、受影响的项目部位(使用工作分解结构)、或其他分类办法(如项目阶段)分类,从而确定最易受不确定性影响的项目中的领域。按照共同的根本原因对风险进行分类可以制订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5.风险紧迫性评价  可以把近期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视为更迫切的风险。显示风险优先权的指标可以包括采取一种风险应对措施的时间、风险征兆、预警信号和风险等级。

四:风险管理制度

转载

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一)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实现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的真实、可靠; (三)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循; (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五)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条 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 第四条 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战略风险: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负面因素。 (二)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舞弊风险。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四)法律风险: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有关文件的规定,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 第五条 按风险能否为公司带来盈利机会,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机会风险。2第六条 按照风险的影响程度,风险可分为一般风险和重要风险。 第七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 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 第八条公司各部门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审计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 风险管理第二道防线;董事会及股东大会为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第九条 公司各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一)公司各部门按照公司内控部门制定的风险评估的总体方案,根据业务分工,配合内控项目组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反应方案。 (二)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控制设计方法和描述工具,设计并记录相关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修改完善控制设计。包括:建立控制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工具描述业务流程,编制风险控制文档和程序文件等。 (三)组织控制制度的实施,监督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发现、收集、分析控制缺陷,提出控制缺陷改进意见并予以实施。对于重大缺陷和实质性漏洞,除向部门分管领 导汇报情况外,还应向公司董事会反馈情况,以便公司监控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情况。 (四)配合审计部等部门对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条 控股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和职责分工的设置,分别参照上述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制定。 第三章 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的收集第十一条 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梗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应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部门及控股子公司。 第十二条 在战略风险方面,广泛收集国内外公司战略风险失控导致公司蒙受损失的案例,并收集与公司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技术环境、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等方面的重要信息,重点关注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投融资计......余下全文>>

五:对法律风险的控制

您好,所谓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即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点进行系统性归纳和层次性分析,并根据企业各方面法律风险的不同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测评企业法律风险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设计出一整套适合企业特征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流程。   (一)主要内容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而建立的,由一系列制度、流程、活动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操作流程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路是:运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识别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统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根据措施要求建立或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在控制措施落实完成后,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总体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体系进行滚动更新。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测评和分析并制定重大法律风险控制计划,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重大法律风险控制计划,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风险控制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体系进行滚动更新。   其中,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法律部门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来开展,即由企业内部法律人员或由内部法律人员及外聘中介机构共同组成一个项目组,集中3到4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相关工作。具体工作包括:首先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收集风险基础信息,同时对企业以往发生的法律纠纷案例以及企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梳理;然后利用法律风险识别方法对风险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法律风险清单;接下来利用法律风险测评方法,对法律风险清单中的风险进行量化测评,并进行排序、分级,确定重大法律风险;之后,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从多维度对企业的法律风险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是针对重大法律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现状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各业务部门来分别完成。即业务部门将重大风险控制计划中分配给本部门的控制措施列入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然后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如制定或完善某项管理制度,改进某项业务流程等等。该阶段的工作周期较长,通常为一年左右。   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第三阶段的工作由法律部门完成,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各业务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改进建议,并对风险清单内容及风险测评结果进行滚动调整,进入体系建设的下一周期运作。

六:ROHS的物质分等级是怎么分的? 10分

一,检测材质等级划分: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风险评分 识别指引 负责单位材料风险

高 3

1、塑胶

2、焊锡

3、印刷电路板(PCB、FPC)

4、色粉、油墨、涂料

中 2

1、有表面电镀或喷油的零件

低 1

1、电子零件

2、无电度的金属基材

3、纸类包材

二,供应商等级划分:

高 3

1、供应商RSC评鉴等级为C级之供应商

2、二年内有RS不符合记录之供应商、

3、规模少于200人之工厂

4、资本额小于500万人民币

中 2

1、供应商RSC评鉴等级为B级之供应商

2、设有化学分析实验室的供应商

3、取得QC080000认证的供应商

低 1

1、供应商RSC评鉴等级为A级之供应商、

2、半导体、树脂材料等国际一线品牌大厂、

3、全球500强企业 说明:对于组件的风险识别,需按组件中所包含的单一零部件的最高风险来识别。

但是,若供应商本身或其所交物料、产品制程属于下表特定情况之一,则该物料/零件应直接判定为高风险等级。

特定供应商

1、一年内曾经发生过超标的供应商特定物料

1、聚氯乙烯(PVC)

2、集团外采购的线材(Cable)

3、集团外采购的射出成型塑胶件

4、含有锡膏的零件特定制程

1、电镀铬(水镀)制程

2、镀锌螺丝制程

3、染色抽粒制程

三,物料/零件风险等级的评估

A 物料/零件风险评分 = 材料风险评分 * 供应商风险评分

B 物料/零件风险等级共分为以下高、中、低三个等级(附表):

高风险(红色):风险评分为6分、9分;

中风险(黄色):风险评分为3分、4分;

低风险(绿色):风险评分为1分、2分。物料/零件风险

材料风险 1 2 3

供应商风险 1 1 2 3 2 2 4 6 3 3 6 9

C 由品保工程师根据以上要求执行最终的风险等级评定,并填入风险评估表;必要时可根据评估的结果建立高风险物料清单。

D 风险评估表须保存于IQC作业现场,以执行5.4之管控作业。

物料/零件风险等级的管理措施

A 对列入高风险物料清单中的物料必须执行以下的加严管控:

1> 每批次IQC进料必须使用XRF仪器进行检测;

2> 每个管控编号必须提供有效化学测试报告,且最长不超过6个月;

3> 对应之供应商每年必须执行至少1次之现场稽核。

B 对评定为中风险的物料建议执行以下的管控:

1> 每批次IQC进料使用XRF仪器进行检测;

2> 每个管控编号均必须提供有效之化学测试报告,且最长不超过12个月;

3> 对应之供应商每年必须执行1次现场稽核或书面审查。

C 对评定为低风险的物料建议执行以下的管控:

1> 对每批次IQC进料使用XRF进行检测,但若供应商的历史交货品质状况良好时,......余下全文>>

七:安全生产中的风险点的定义?

1.确定重点单元装置、储存设施及电气设施,是否具备防止和

控制爆炸、泄漏、火灾事故发生的,具有执行功能的安全设施(或

装置,或标准)及改进措施,并建立清单和落实管理维护检测责任

制度。

2.确定生产区域物质危险特性和工艺危险程度,按功应当设置

的最高防火防爆等级划定安全控制禁区,防高温、防明火、防静电、

防撞击、防摩擦、防电器短路等措施可靠,保证做到无明火、吸烟

等火种,无非防爆电器、电子设备等。

3.在用构筑物及设施、设备是否符防火防爆等级,确定发生爆

炸、泄漏、火灾事故后,物料和现场其他材料在事故状态下可能产

生的有害物质;可能造成事故现场的最大人员伤亡数、伤亡程度和

破坏程度。

4.确定发生爆炸、泄漏、火灾事故后,不可控物质或状态可能

造成的不同伤害种类和程度,及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

影响范围;应当具备基本的现场卫生急救人员、器材、药物和正确

实施后送医疗机构;建立事故风险经济补偿救济机制。

5.确定物流输送方式、过程控制措施能否保证作业安全。明确高温时段起止时间,及禁止实施的有关作业活动;控制危化品槽车

(船)运输途中、进厂、停靠装卸位置及时间;确认执行车(船)

固定、静置时限和消除静电等安全措施,经许可方可实施接驳作业;

在役和废弃的埋地(或架空)危化品管线,路径、埋深(高差)、

承压(承重)强度、特质(流向)等标志标识清楚,截止、泄压回

流阀等配置齐全。

6.确定导致主要工艺指标参数超限的,异常紧急情况和表现症

状;允许岗位操作人员实施应急处置作业的,时间长度、具体操作

部位与空间、动作程序;不允许实施岗位应急处置作业的生产装置、

环境的异常紧急症状;生产系统中其他岗位操作人员协同操作部位

和动作程序。

7.确定危险作业安全许可制度操作规范,能否保证有关审批、

监护、操作人员,严谨规范执行。作业许可证能反映审批确认的安

全作业条件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查清并确认上下游(地下沟槽、

管道)物料是否可靠有效封堵(或切断或清扫置换)、作业场所(空

间)环境、作业工具(方式、时限)、个体防护装具和应急救援处

置措施等,符合安全作业条件。

8.确认防范自然灾害措施完备有效。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合

格;防止危化品受雨水浸渍引发事故和污染外部环境措施、设施符

合规范;防洪排涝设备、物资充足,并制定危化品应急转运储存预

案。应根据作业人员个体差异,调整控制高温场所作业实施作业的

人员和时间。

9.确定第一时间实施应急救援抢险能力。是否建立内外报警和

应急响应联络指挥系统,满足预警报警需要,并始终处于健全、畅

通、迅捷、安全的正常适用状态;组建专兼职应急处置小分队,并

设置专题演练;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装备和器材,并专库储存;建

立专项奖励激励机制。

10.确定及时清理(除)停用、废弃的场所、容器、管道、沟

槽内危险有害物质,切断水电气,并建立清单、合法规范处置,落

实保管监护处置责任。...余下全文>>

八:学习hse违章分类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1、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HSE体系学习,积极参加每周班组安全活动。2、负责属地管理方法在本岗位的落实,严格执行上级部门及本单位QHSE规章制度,自觉执行公司和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3、负责物资中心的QHSE管理体系的贯彻落实,确保QHSE管理体系在本单位有效运行。4、负责组织制、修订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QHSE规章制度,使其逐步完善。5、负责组织每周一的安全活动和安全知识、技能的学习,并做好相关记录。6.负责对本单位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估,制定风险消减与控制措施。7、负责本单位各项工作符合安全、环保、质量要求。8、负责定期组织开展各种QHSE活动和培训教育工作,掌握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识别和相应的控制措施等相关QHSE知识。9、负责组织开展自查、自改,消除安全隐患,组织应急预案的学习、演练活动,负责本单位工作现场环境保护与管理,防止污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负责纠正违章。负责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并按照规定进行检查。10、依法履行QHSE的权利和义务,完成领导交的其他QHSE工作。【名词解释】QHSE:管理体系的定义,指在质量(Quality)、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al)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在ISO9001标准、ISO14001标准、GB/T28000族标准和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共性兼容、个性互补的原则整合而成的管理体系。

九:企业风险评估程序

十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Q/SJHX-CW-18-2009

1、目的

明确危险源辩识的方法与步骤,确定风险评价标准,以有效辩识作业区域内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评价的控制策划。

2、范围

公司办公区和施工现场的全部区域。

3、职责

a)各部门根据本部门作业过程识别本部门作业范围内的危险源,并统计相关的数据上报工程部;

b)工程部负责进行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价,并确定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

4、程序

4.1辩识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

a)根据公司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b)收集信息和法规;

c)确定施工各工序中伴随的危险源;

d)按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风险评价;

e)进行风险控制策划;

f)制定控制和改进程序。

4.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4.2.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分类;

⑴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分类: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外形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

5)震动危害(机械性震动、电磁性震动、流体动力性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非电离辐射、紫外线)

7)明火

8)能造成灼烧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

9)粉尘与气熔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熔胶)

10)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采光照明不良、强迫体位、高湿高温)

11)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不清、信号位置不当)

12)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不规范、标志位置缺陷)

⑵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气熔胶)

2)有毒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

⑶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

2)传染病媒介物

⑷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

2)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

⑸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2)操作失误(失误操作、违章作业)

4.2.2按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进行分类

⑴ 结合考虑起因,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2类。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员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坠落、挤压作废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铰、碾、割、削等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和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灼烫,指火焰灼伤、高温物质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7)火灾。

8)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顺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9)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

10)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1)......余下全文>>

十:企业权力运行主要环节备案实施方案

本着坚持注重预防、改革创新、公开透明、民主监督、务求实效原则,结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促进国有企业权力规范运行和正确行使、防范岗位职责风险为目标,积极探索完善监控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的办法和措施,逐步形成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提高企业权力运行绩效,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推进步骤:进一步探索监控企业权力运行的有效办法和措施,并进行认真总结和提高完善,  二、建立健全三个机制。(一)建立科学民主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特别是“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于重大事项决策,在提出、调研论证、征求意见、集体讨论、投票表决、评价和责任追究等各个环节制定严密的规则和程序,并严格执行,既保证企业领导班子依法行使经营管理决策权,又防止滥用职权、主观武断、盲目决策,给企业和国家造成损失。(二)建立规范透明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执行机制。规范国有企业权力运行执行程序,特别是产权交易、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重要项目管理、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经营管理活动的程序,实现权力之间或权力运行不同环节之间既分工协作,又有效制约。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执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动态公开,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三)建立防控有效的企业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事会、审计等监督机构和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建立完善严格的监督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   三、重点开展四项工作。(一)开展企业权力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一是对企业权力进行全面清理。结合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各项重要权力,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及各部门的权力,进行全面梳理,编制职权目录,逐项注明行使依据和责任主体,形成内容详尽、职责明确的“权力清单”。二是查找权力风险点。结合已往经验教训和社会评价,通过自己查找、征求职工意见、集中研究评议等多种方式,找出企业每一项重要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腐败的风险点。三是确定风险等级。依据权力风险点的风险程度,制定企业权力风险等级目录。风险等级目录要报企业党委审定,在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备案。四是提出权力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权力不同等级风险,分别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权力过于集中的,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建立有效制衡机制;对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建立健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对传统手段难以有效监控的,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实行电子监控,减少人为操作。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多种形式,重点对风险等级高的权力进行预警,提高防范和自律意识。五是加强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等级的权力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对高等级的风险,由企业主要领导直接管理。   (二)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健全厂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一是丰富厂务公开的内容。国有企业要把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作为厂务公开的重点,只要不涉及国家法律规定的保密事项和企业的科技秘密、商业秘密,都要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开。二是创新厂务公开的载体。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职工代表大会。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职代会的各项职权,特别是要进一步完善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员制度,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