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

一: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技术发展史

“相信上帝,太阳绕地球转;相信科学,地球绕太阳转。”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年青人。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年轻人晶莹透明的梦想!

体味科学历程的艰辛

今天我们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的社会中,在吃、穿、住、行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成果。但我们又对古今科学的发展了解多少?要知道今天的科技之果来得多么坎坷和艰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今天,我们沿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敞开科学的大门,探幽其中无数智慧的奥秘。在这里,我们全面而又详尽地展示了“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曙光,揭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启蒙,描写了西方中世纪时期科学与宗教的猛烈碰撞,谈论了哥白尼如何敲响“地心说”的丧钟,分析了伽利略和牛顿给近代物理学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表现了蒸汽机时代是如何奏响了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乐章,反映了19世纪最令人震惊的发明——电机对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重要影响;另外,进化论的意义、遗传工程的崭新面貌、信息革命的前景都得到了明确的叙述。

历史不会死去,它最善于记住两种人:智者与愚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智者之榜。相反,那些在科学面前变得弱智的人,甚至那些企图以假科学冒名顶替客观真理的愚者,都成为历史嘲笑的对象。“以史为镜,知兴衰”,读史可以明智,读科学史是现代人的明智。

激发发明创造的冲动

如果带着崇高的感情和理性的激情去遥想东西方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科学巨匠,去触摸那一部部充满睿智的科学经典,去体味那一个个精辟的科学定律……,我们顿时会在胸中升起一股奔腾前行的强烈冲动:踏上科学历程之路!不愿意成为一名“科盲”,不被别人随意嘲讽和愚弄是年轻人基本的价值尊严;在科学之路上感悟人生道理、判断生命走向、提高知识水准,是一件多么令人赏心悦目而又非同寻常的人生大事。可以这样讲,任何一个年轻人只要站在科学之外,必然会在严肃的知识面前低下浅薄的头颅。

在科学的历程中,充满了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例如,阿基米德在澡盆里发明了浮力定律。牛顿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一颗落下来的苹果使他顿悟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呆呆地注视着被水蒸汽掀起的壶盖,结果发明了蒸汽机……这些传奇故事诱发了我们对奇妙的科学世界的向往。

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未来时速招引着人类前进的步伐,如果不懂科学技术发展史,简直就无法从事科技创造劳动!从事创造性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思想。几千年来,我们人类之所以富于发明创造,是因为人类创造性思想的积累,在先天的智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后天智慧却是呈巨大的增长。因此,我们需要追寻开创者的足迹,重温成功者的道路,在感受前人发明创造过程中,激发自己发明创造的冲动!

培养现代生存能力

中国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条主义化,教科书上尽是条理分明、确定无疑的结论,整篇都是概念、定律和公式,导致学生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理解”和记住这些抽象的结论,结果把生动有趣的科学知识变成了“木乃伊”,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积累知识的窘迫状态——死记硬背、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泥潭。用这样的知识依葫芦画瓢还可以,对于创新来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它阻止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拓展。

了解科学思想观念和逻辑方式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理科中的一些“难懂”的概念是大有益处的,使它们不再“难懂”,反而引人入胜。对一门功课的学习的“了解”和“理解”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大量的练习题训练,使我们......余下全文>>

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1〕这是李约瑟难题之一。笔者在翻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前人相关资料后,想从古代中西科学特点的差异中来认识这一问题,力图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回答。

一 中西科学技术比较观之浅议

所谓科学技术的比较观,就是对比较两种科学技术所持的基本观点、思路和方法,是关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对比的方法论之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事物做出选择或比较,有些是直截了当的,如“甲比已好”,显然主体把甲和已进行了对比后而说的;而有些是不经意的,我们能从语言和行动中推测出来主体所做出的结论或选择是经过了比较的,但主体可能却没有明确表示其比较意向。如“甲优秀(或好)”单从这一句话,就可看出主体是把甲和其它事物经过比较后而说的。还有我们常常做出一些选择,如 “舍生取义” “舍近求远”“舍鱼而取熊掌”等这些都是经过主体比较了的。“舍身”是因为“义”比“生命”更重要;“舍近”是因为“远”比“近”更合适;“舍鱼”是因为还有比“鱼”更好的“熊掌”。既然比较是一种常见现象,那么我们在对事物进行比较时,应当注意些什么问题,遵循那些基本原则呢?

(1)属性相同。我们常说的“可比性”就是指被比较的两种事物在属性上应当是同类别的,不同类别的事物一般不能作以比较(当然分类标准应当同一)。如把甲物体的质量和乙物体的体积做比较就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区分出来二者在两个不同属性上的差异来。因此要比较两个事物在某一属性上的差异,必须就两事物的同一方面的属性去比较才是有意义的。

(2)时期(阶段)相同。在对两个事物同一属性进行比较时,有时这一属性的历史跨度比较长,中间可能分有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事物的属性也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对同一属性领域的同一历史阶段去比较才是有意义的。如要比较中西科学特征,由于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同一地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科技状况不同,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科学发展也不相同,又由于中西历史阶段不完全对等,社会形态不统一,自然科学本身又具有中立性,所以不能苛求在同一社会形态背景下进行,只能按照历史时代来划分整个科学史,根据科学史的通常分法,一般把整个科学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与本文有关的只是古代和近代,对古代史欧洲还又分为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两部分,我们统一把欧洲中世纪以前的历史归到古代(包括中世纪时期),把中世纪以后的历史统一归到近代。拿历史纪元来说,可能更准确些,即把17世纪以前统一划到古代史,17世纪到19世纪为近代,19世纪以后为现代。

(3)坚持联系的观点。要分析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必须联系中西方在古代的科学基础,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传承性,后来的科学总是在先前的水平上发展的,所以不能孤立地割断这种联系,而只片面讨论某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和思想,这也是科学史的辩证法。

二 对中国科学发展在明清之际落后于西方的再认识

现代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关于落后的起始时间许多人认为始于明清之际,大约从中国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为止,中间有二百年左右的过度期。在此之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宋元时期,科学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数学和三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也......余下全文>>

三:通过学习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原因:

1、“自然”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就是要人们“如实的认识自然, 不要附加主观想象”。 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汉代王充的“天道自然”观,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观点。而《庄子》则强调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提出了生态平衡的卓越思想。它并非要人们在自然面前无所事事,主张按照自然本身的结构和特点去认识它,在不伤害自然的前提下,向自然索取人类的生活资料。这些“自然”观,充满着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它告诉人们,人与自然密切相关,要客观地认识自然,利用 自然的规律为人类服务。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我们的祖先利用不同的自然形态,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设施,满足农业上的需求。像那时兴建的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仍为当今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我国也是较早地掌握了天文学的国家之一,古人们对植物的生长、水汛期和星象位置都有很深刻的研究,结合自己对气候,季节的经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及农历,沿用至今。我国的古代医学在古代东方世界中更是独树一帜,中国有丰富的中药学和系统的中医学理论。比如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后期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些都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财富,都对后世的药物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世界性的重要药物文献。

2、“奇偶”精神

古代人民在农耕实践中,观察出向阳面和背阴面。又观察风向以便预测天气的变化。于是铸造了“阴”与“阳”两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常见的范畴。当人们用阴与阳来解释自然和人事变化的时候,又在数字的计算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中医讲究阴阳调和,而我国古代的建筑大多是对称的,这似乎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观点,可见“奇偶”精神对我国古代的医学和建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会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而且始终保持自身独创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互相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以丰富自己。佛教起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发展的如此兴盛繁荣,直至今日,便是最好的例证。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唐玄奘取经等等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都是“会通”精神的体现,都对当时科技的进步都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影响:

我国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它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至今仍使我们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文化作为科学技术生长的土壤,对于我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可以长期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然而为何到了明代中叶,我国的科学发展逐渐落后于其他国家,以致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发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去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我觉的其实就八个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对于外来文化,在接受其挑战的同时,与之不断地融合,进而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史有什么?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

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自然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也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在天文学领域,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的斗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天主教会还别有用心地为托勒密的地心说披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硬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证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来统治万物,就一定让人类的住所??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这种荒唐说法被当作权威加以崇信之后,托勒密的学说就成为不可怀疑的结果而严重阻碍着天文科学的进步。然而,地心说基础上产生的儒略历在325年被确定为基督教的历法后,它的微小误差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同观测资料大相径庭。葡萄牙一位亲王的船长曾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事都和他说的相反。”托勒密体系的错误日益暴露,人们急需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当时,文艺复兴正蓬勃开展,它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是天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技术的后面。例如,钟表在实践中已广泛应用,但人们并不懂得由哪些因素决定着钟表运动的周期;在战争发射了无数的子弹和炮弹,却搞不清怎样才能把弹道计算出来,命中率如何提高。从微观上看,古典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但这一时期其他学科还很落后,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就曾致力于对植物的分类,他写了《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斯塔尔提提出燃素说来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100年。

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而是必须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当时已有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为力学的发展创造了前提,而力学发展较完善的状况又促成了哲学史上机械自然观的形成。因为,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认识简单事物进而深化认识复杂......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