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特点

一:电子政务法律法规的特点有哪些

电子政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中推广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是当代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电子政务立法问题的研究,认真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系统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推动我国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本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如英国2001年5月通过的《电子通信法》,确立了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新加坡制定了《信息安全指南》、《电子认证安全指南》,为其电子政务发展在法律上提供了依据;美国目前已形成以《电子政府法》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起步较晚,其相应的立法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先后出台了一些与规范电子政务发展有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与电子政务发展和建设的关系可归纳为4类:

(1)计算机法,主要是有关计算机系统安全和保密的法律规范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法,如《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2)互联网法,主要是针对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安全、设施、经营以及主管部门等事项做出规定,如《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互联网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规定》等。

(3)信息法,主要是有关政府信息化的法律和规章,如《北京市政务和公开服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条例》等。

(4)政务公开法,主要是对政府有关业务流程和政策制定、执行及结果的公开,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行政许可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等。

总体上说,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还处于“无纲领性立法、无确定立法规则、无有效的立法评价及监督机制”的三无状态[2],现有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层次低,规章占大多数,至今我国尚未出台关于电子政务的纲领性立法以及明确的立法规则,更不用说评价及监督机制。

2、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应用步伐加快,其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越来越不利于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

2.1 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国外,电子政务立法有统一立法与单行法相结合模式和分散模式。美国属于前者。2002年12月美国通过《电子政府法》,并与其他单行法配套,如《政府纸张消除法》等。而我国则属于后者。有关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分散在计算机法、信息法、互联网法等单行法中。分散立法的缺陷是其法律环境适用复杂,尤其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使分散立法的缺陷更加突出,因为在我国大多是部门立法,法律阶位低,缺少统一的原则和标准,冲突现象严重,导致电子政务的特征不明显,实施效果差。

2.2 电子政务标准立法亟待完善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电子政务标准》,但它只是一个标准框架,可操作性和检验性较差,全国各省市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各级政府信息化的起步时间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我国缺乏对电子政务建设标准的立法,在实践中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传输协议。这就不容易互联互通,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形成“信息孤岛”现象,导致部门间协作性和安全可靠性较差,也不利于政府改进管理方式和提高行政效率。

2.3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存在的问题

从美国立法过程看,在其电子政务发展......余下全文>>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是什么??

电子政务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电子化,即是指政府在办公业务、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开展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方式。

电子政务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即利用信息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

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

三:关于电子政务运维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邮政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印发《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质检总局关于发布《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

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关于印发《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2015年4月29日修正版)

四: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时期,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问题:流动人口巨大,难以管理;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群体性事件问题突出等。为解决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面临的各种矛盾和挑战,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已成为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和谐。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改进政府治理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改进社会治理手段,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加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标本兼治。

网格化创新社会治理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网格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作为实现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和依据,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基层执政的工作方式从粗放向精细转变,工作重点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工作资源从条条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工作格局从相对封闭向更为开放转变。

网格化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是加快政府向智慧型服务政府转型的重要手段,是解决现行管理制度弊端,强化政府职责落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

【发展现状】

社会治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近年来,创新社会治理重点放在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上。

各地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根据本地社会发展及管理体制的特征,形成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社会建设模式。目前地方创新社会治理主要呈现以下三种代表性体制:一是党委主导的大推动体制,以重庆、福州为代表,具有社会治理成为当地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的头等大事、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大一统的社会治理体制、各级党组织形成相应的考评责任机制等特征;二是党政一体的大协调体制,以北京、郑州为代表,具有在党委领导下形成党政统一的社会治理战略部署、建立新的社会治理领导及执行体制、整合体制资源、以新体制为核心建构自上而下的社会治理格局等特征;三是依托民政的大社会体制,以上海、深圳为代表,具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社会治理领导小组、依托民政部门力推管理体制改革并整合资源及力量、注重发展社会组织、发育社区、建构政社合作体系等特征。三种体制各有侧重和特色,但都是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实践模式,对推动当地创新社会治理实践起到了主导作用。地方创新社会治理在大的体制建设下又呈现出不同的创新社会治理实践模式。

表1 当前创新社会治理三种代表性体制及其下成功模式

探寻国内创新社会治理发展模式,有北京东城区“网格化”服务模式、北京西城区“全响应”服务模式、北京朝阳区“全模式”、上海黄浦区“三站式”服务模式及郑州“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等。

其中郑州市通过在全市全域范围内建立“全覆盖、无缝隙”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化“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广泛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现已大面积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映,在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走在国内前列。

【国家政策】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根据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制定方针政策、做出统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治理改革创新。

【网......余下全文>>

五:电子政务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电子政务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电子政务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电子政务为企业和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电子政务重构政府、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便于企业和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

六:电子政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电子政务,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例如: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管理等.真正的电子政务绝不是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更不是为数不多的网页型网站系统.严格地说,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第一 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数十个系统.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 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二、电子政务的具体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一)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子法规政策系统.对所有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现行有效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使所有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电子公文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之间传送有关的政府公文,如报告、请示、批复、公告、通知、通报等等,使政务信息十分快捷地在政府间和政府内流转,提高政府公文处理速度.3.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4.电子财政管理系统.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 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控财政状况.5.电子办公系统.通过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务性的工作,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6.电子培训系统.对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网络教育课程,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对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员工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专业培训,员工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注册参加培训课程、接受培训,参加考试等.7.业绩评价系统.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对政府各部门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1.电子采购与招标 通过网络公布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为企......余下全文>>

七: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什么为主体

摘要:自从电子政务被引入中国后,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类专著不断问世。与此同时,各机关各部门争相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但基本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而产生了许多问题。许多部门单位间的软硬件系统缺乏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如硬件系统缺乏接口, 或者接口制式不一, 软件系统各自为政, 重复设计, 互不通用, 信息资源建设各搞一套, 结构格式混乱, 有些本来可以共享的数据却不可以共享。这样一哄而起的电子政务建设, 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拉大了数字鸿沟, 妨碍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和共建,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因而,关于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子政务 标准体系 构建 法律法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从世界排名的后几位的水平已达到目前的领先水平。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全面启动和实施,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子政务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它能否有效、顺利地运行, 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说,“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各种不同电子政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基本前提, 是维系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石”[1]。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标准化, 而且需要管理的标准化,同时还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全面地推进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使电子政务朝着有序、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电子政务构建的标准。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的系统构架,因此必须统筹全局,全面规划,既要全面建设又要突出重点,创造一个总的指导方针,正确把握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标准化体系模型主要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标准方面考虑可分为: 基础设施标准、应用基础标准、应用支撑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 从管理方面可分为: 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同时, 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二者不是完全割裂的, 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做好技术标准的同时要兼顾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1.基础设施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政务实现的首要技术条件,它是政府办公通信的主要载体, 它的标准化是整个技术标准化的硬件基础, 主要包括: 网络通信设施标准化, 计算机硬件平台标准化,政府办公环境质量标准化。基础设施的标准, 既要满足网络的需求, 又符合中国的国情, 因而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硬件是必要的。它主要包括计算机CPU、内存、外存、显示器及附属设备如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 而对服务器的硬件则采用较高的标准, 注意软硬件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政府办公环境质量标准化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办公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办公场所应当具备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办公日常设备的配备情况, 能够处理一般政务活动的能力, 同时要有抵御灾害的应急设备, 不仅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还要有数量上的要求。外环境是指政府网络建设类型的拓扑结构, 办公的规模大小, 所处的场所适合结构化布线的标准以及适应“三网融合”等。

2. 应用基础技术标准

应用基础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 是电子政务应用的前提条件, 它的标准化关系整个网络是否顺利畅通,数据的传输是否有效和正常传送, 它涉及一系列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是网络运行的主要技术保障。“应用基础标准主要有: 网络传输协议标准, 网络交换技术标准, 数据存储传输技术标准, 政府网站模式标准。网络传输协议标准是国际上......余下全文>>

八:中国电子政务立法存在什么问题

1、普及障碍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制约了电子政府的推进和普及。首先是区域和时序发展的多层次性。其次是认知的多层次性和需求的多层次性。

2、无序障碍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影响电子政府的推进。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工程是一项方便快捷的系统工程,目前还没有科学合理、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划和职责明晰、协调有力的组织机构。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表现为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兼容、域名关联度低、信息共享性差等一系列问题,给政府工作再来新的困难,也损害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

3、体制障碍

电子政府的推行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一次革命,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我国民主化、法制化进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机构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只要是来自政府本身,政府的人员可能是推动的动力,也可能是阻力。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审批过多、过滥,政府流程还不够合理。同时,政务公开的程度还不够。政府垄断信息资源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大量本应公开的信息被作为内参或保密文件,工作透明度低、保密文件多,确定为保密信息的内容太多。实际上绝大多数政务信息是可以披露,也是应该披露的。

4、需求障碍

随着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应用的不断深入,有关法律法规的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必须尽早解决。立法滞后会阻碍电子政府的推进。立法滞后阻碍了电子政府的推进。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纲领性的法规尚未出台,各部门立法尚待加速进行,对于电子政务应立哪些法、如何立、如何评价及立法进程等都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推进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显然是困难的。

金鹏信息智慧政务解决方案

九: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从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出发,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省以下的办公网物理隔离。要根据决策和业务需求,统一标准,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按照密级与授权对内网进行科学管理。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进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宜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要统一标准、利用统一平台,促进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约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在运行中逐步完善。

(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为了提高服务、决策和监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十二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以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四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八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业务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为了满足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要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

(4)积极推进部门与地方的公共服务建设要加快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开政务和政府信息的步伐,在内部业务网络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近两年重点建设中央和地方的综合门户网站,促进并整合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扫黄打非等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要组织制定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逐步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标准和规范。今年要优先制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的标准,加快建立和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金鹏信息电子政务软件公司。

(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

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的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今年要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预计能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机构。

(8)建立并完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和制度

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法律规范。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