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

一:胸痛中心建设指南中120相关人员是指哪些人员

这个不知道奥。

二:国卫办医函2016 201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现就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号)有关要求,合理设置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使急救中心(站)辐射半径合理、出车及时。急救中心与医疗急救网络医院(以下简称网络医院)要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救护车车载信息及时传输至要送达的网络医院,形成科学的院前医疗急救和网络医院间转诊、接诊流程。网络医院要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 二、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相关专业医疗服务能力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网络医院要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网络医院要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开展早期再灌注治疗,须进行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资质的医院。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 三、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行业组织、质控中心等专业作用,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开展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具备医疗救治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规范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要将符合医疗救治条件的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名单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我委组织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1)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2),定期组织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的医疗救治体系,保障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培训,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识别、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各流程无缝隙衔接,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规范。要加强面向社会的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 2015年3月11日

三:成都市三人民医院介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建院70余年,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卫计委首批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四川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四川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成都市卫生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临床医学院。

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前身系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成都公立医院”。1950年2月更名为“川西医院”,1952年10月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54年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医院人才、设备一分为二,成为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首任院长戚寿南教授是美国约翰布鲁金斯大学医学博士、心脏内科专家、心电图创始人之一,首届中华内科学会会长。现任院长赵聪,主任医师、教授。

1993年被评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学科设置齐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呼吸内科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呼吸内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和普外科为市级医学重点学科。整体学科技术水平在市级医院中领先,截止2014年,成都市共有16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落户我院,占全市市级质控中心的57%。

我院附设有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成都市神经疾病研究所、成都市肿瘤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主编的《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入选“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

医院现占地138亩,编制床位1250张。职工2136人,获国务院和市政府特殊津贴22人。高级职称311人,中级职称463人。博士63人,硕士286人。在省市医学会各专委会担任副主委以上21人,担任省级以上专业学术组织委员110人。医院有1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有国家“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已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形成数字化医院管理模式。

医院近年来大力优化结构,以高端化、国际性聚集发展,逐步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并不断拓展,先后与多所国内外知名医学院校合作,引入优质资源,加快“住院医师国际/海外合作培养基地”和“国际/海外会诊与学术技术远程交流平台”建设。现有海外客座教授17人,国内客座教授12人。

继2013年医院成为国家卫计委首批国家级“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之后,2014年医院引进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心脏远程监护系统,在西南率先启动远程心电监护项目;2014年成为“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单位,也是目前云贵川地区唯一获得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医院器官移植项目已取得实质进展;骨科开展的重度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手术难度步入国内、国际前沿。迄今,已有16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落户我院,其数量位居市级公立医院之首。

2011年,医院托管蒲江县人民医院,蒲江县人民医院在服务能力、服务质量、营运管理等方面都发生巨变,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4年又托管了阿坝州林业中心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城市三甲医院的管理、技术、人才下沉。截止2014年,医院已与省内包括成都周边地区在内的49家医疗单位建立了对口帮扶合作关系,通过优质资源的纵向延伸,让当地居民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医院坚持把公益性和社会......余下全文>>

四: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现就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号)有关要求,合理设置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使急救中心(站)辐射半径合理、出车及时。急救中心与医疗急救网络医院(以下简称网络医院)要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救护车车载信息及时传输至要送达的网络医院,形成科学的院前医疗急救和网络医院间转诊、接诊流程。网络医院要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

二、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相关专业医疗服务能力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网络医院要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网络医院要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开展早期再灌注治疗,须进行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资质的医院。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

三、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行业组织、质控中心等专业作用,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开展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具备医疗救治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规范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要将符合医疗救治条件的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名单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我委组织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1)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2),定期组织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的医疗救治体系,保障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培训,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识别、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各流程无缝隙衔接,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规范。要加强面向社会的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

2015年3月11日

五:长沙市中心医院的特色科室

长沙市中心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9个,获批长沙市急性胸痛中心、急性中毒救治中心、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以及长沙市脑卒中中心。设有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长沙市结核病学研究所、长沙市肿瘤研究所,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国家卫计委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试点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示范基地医院、国家流感哨点监测医院、2014年度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生培养基地、中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大学硕士生培养基地、南华大学硕士生培养基地、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湖南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基地。

六:黑人社函2015年189号文件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现就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3号)有关要求,合理设置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使急救中心(站)辐射半径合理、出车及时。急救中心与医疗急救网络医院(以下简称网络医院)要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救护车车载信息及时传输至要送达的网络医院,形成科学的院前医疗急救和网络医院间转诊、接诊流程。网络医院要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加强急诊科建设,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

二、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相关专业医疗服务能力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网络医院要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放射学专业等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救治能力。网络医院要建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按照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开展早期再灌注治疗,须进行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尽快转运至具备相应诊疗资质的医院。网络医院要逐步完善并形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缩短再灌注治疗时间,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水平。

三、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行业组织、质控中心等专业作用,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开展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具备医疗救治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规范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诊疗模式。要将符合医疗救治条件的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名单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我委组织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1)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附件2),定期组织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的医疗救治体系,保障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四、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公众健康教育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和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加强对急救中心、网络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重点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培训,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识别、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各流程无缝隙衔接,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专业技术规范。要加强面向社会的健康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高患者及时就诊意识。

2015年3月11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