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与交换定律

一:连锁交换定律的与比较

比较项目 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互换规律(完全连锁) 连锁互换规律(不完全连锁) 研究对象 不同对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遗传实质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或重组互不干扰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相伴传递 交换区段上等位基因互换形成新的连锁关系 F1的配子及比例 2或2 数量相等 2 或 1∶1 2或2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1)或(3∶1) \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不符合(3∶1)规律 F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 (1∶1)或(1∶1) 1∶1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不符合(1∶1)规律

二:连锁交换定律的实质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应当说明的是,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并不矛盾,它们是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遗传规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是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向后代传递的,而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则是按照连锁和交换定律向后代传递的。

三: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比较

比较项目 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互换规律   是否完全连锁 完全连锁 不完全连锁  研究对象 不同对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关系   遗传实质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或重组互不干扰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相伴传递 交换区段上等位基因互换形成新的连锁关系 F1的配子及比例 22或2 n 数量相等 21∶1 22或2 n屮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1)2或(3∶1)n /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不符合(3∶1)n规律 F1(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 (1∶1)2或(1∶1)n 1∶1 亲本组合型多,新组合型少,不符合(1∶1)n规律

四:连锁互换定律的内容

自由组合律主要针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但许多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这一现象称为基因连锁。 1909年美国遗传家摩尔根及其学生在孟德尔定律基础上,利用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揭示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座位的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即著名的连锁与互换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连锁和互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两对等位基因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越大,即交换率越高;反之,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因此,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基因重组率为 1%时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记作1厘摩(centimorgan,cM)。

五:连锁交换定律怎样确定双交换

一般情况下,两个值最小的往往是双交换的结果。例如:

在胆个涉及果蝇三对等位基因的杂交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杂种果蝇与一纯合隐性的雄果蝇杂交,得到下列表现型的后代:

表现型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数 目 128 17 36 325 142 13 34 305

这样由结果可以知道,ABc、abC是双交换的结果。AbC、aBc最多,应该是未交换,双交换与之相比,可以知道,变化的是A与a基因,所以可以知道基因连锁的相对顺序为 b-A-C。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