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构成包括

一:人格的构成主要包括?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

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

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

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已如上述,它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

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二:根据本讲,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内容

一般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各种特性的配合形式。人格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体格上的特性,如身高、体重、体态、感官等;

②心理上的特性,如智力、记忆、知觉、判断等;

③特殊能力,如音乐、美术、社交等能力;

④经验,如知识、兴趣、态度等;

⑤气质,即情绪的表现,如兴奋或恬静,愉快或忧郁;

⑥意志,即行为自制力,克服困难的力量,如果断或犹豫

等;

⑦品质,即道德行为,如诚实或虚伪,公正或自私等。

人格就是由这些特性构成的有机整体,人格的本质特征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1、人格的主体性

人格的主体性意味着人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以其主体意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另外,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才能、素质和价值的自我确证与为社会作贡献之间的和谐统一;人的创造性、认识力和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在人格与文化互动中实现人和

社会的同步发展和提高等。

2、人格的整体和谐性

和谐是人格相对稳定状态的标志。整体和谐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其一,群体及个体人格与社会、历史、文化互动过程中的和谐;其二,个体人格内部结构的和谐。即价值、信仰、行为方式、思维、情感等和谐和个体调控机制的完善。一定的文化与人格是相对应的,正如巴尔诺所说:“当一个社会的文化发生了变迁,并且发展出新的制度时,这个社会就必须去适应新的情况,这种适应也许会涉及到人格的变迁,而人格的变迁又有可能再度导致文化上的变更。”

三:构成人格的要素有哪些,包含哪些内容

人格,是自然人和法人主体性要素的总称.主体性要素,即人之所以作为人的要素或者条件.自然人的人格要素包括生命、身体、健康这类物质要素和姓名、肖像、自由、名誉等精神要素;法人的人格要素体现为名称、自由、名誉、荣誉等精神性要素.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人格利益即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等方面的利益.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是维持人的生存及能力所必需的权利.人格关系的内容可归结为人格尊重、人格权不得抛弃、不得转让和不得非法剥夺.

四: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的构成成分有哪些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部分:

(1)本我 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属于潜意识,出生时就存在。受快乐原则支配,追求最大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2)自我 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遵循唯实原则,在本我冲动受到控制后,按社会所接受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

(3)超我 属于良心和道德范畴。按理想原则行事,监督自我的表现。

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危及人格的发展。

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id),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阀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中间一层是自我(ego),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最上面一层是超我(superego),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七:人格是哪三个子系统组成

人格(英语:Personality)人的性格或人的社会功能,分为10几种,包括(研究型人格、娱乐型人格、市场型(服务型)人格、政治型人格、接纳型人格、剥夺型人格、贮藏型人格、生产型人格、综合型人格、不健全的包括懒惰型人格、好动型人格、畸形人格等)。人格也就是志愿、个性,与遗传或变异有关。西方语言中“人格”一词(例如法文的personnalité、英文的personality),多源自拉丁文的persona,即“面具”,暗示了“人格”的社会功能。人格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的特点和与众不同。万千世界,自然有不同的人格元素组合成了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个体。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