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小学生的问题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我们班也有这样骸情况,我想他的情况你不要着急,因为小学生在10岁左右已经到了情感的萌发期,但也只是精神方面,就算他写情书,也不能说明他是坏孩子了,首先你父母要侧面的进行教育,其次你可以充实他的业余生活。
这个时期孩子的情感你可以做为忽视,因为他不会影响学习,他只是处在朦胧期,你如果点破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但如果影响了学习,那么你的父母要在思想上好好的教育他,或者给他适当的鼓励。
二: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愉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三:关于小学生教育问题
你的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是一个困扰着千万家长让他们头痛的问题,准确地说是孩子的状态越来越差!学习方面迫于无奈只好进补习班,结果事与愿违越补越退步。生活方面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建议停止去补习班补习,去那里只会为孩子抄作业提供便利,而抄作业百弊而无一利。办班者目的主要是为了创收,不会有太大的责任心,他们有时为了笼络人心吸引学员会投其所好,甚至会给孩子烟抽、给酒喝,只可怜孩子的父母拿着血汗钱眼巴巴的看着孩子越补越差!
提高成绩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状态、学习积极性!这里要提到怎样培养积极性的问题了。
远古时大禹治水,一改筑堵而采用疏导的办法将大水引入东海,消除了水患,百姓安居。疏重于堵,在教育方面亦是如此。注意别总是批评他的错误,对优点、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培养他对你们的信赖感,你应该跟父母一起去注重、发掘你弟弟身上的潜力(潜质无极限),鼓励、发扬他培养健康向上的爱好,潜移默化中引导培养学习兴趣。可以建议让他跟老师多做一些校外接触,如果能在心里把老师看成朋友,那提高学习成绩事半功倍。我多次为儿子创造这样的机会,比如:到老师家里让老师单独补习几天,边补习边玩边做思想动员工作,这个寒假后考试孩子有两门考试飙升到全班第一。要想补习还是这样有效果,比补习班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这点我深有体会。而且费用支出也不会高于补习班呀,这也算是投资攻略!注:最好人选是找任课老师,这样好几方面具有其他补习老师无法比拟的优点,第一:拉近了他与老师、老师与他的距离,他会对老师更信任;第二:知己知彼,老师谙知其长短,缺什么补什么,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经济、脑力浪费;第三:老师既然插手,自然就希望见到成效,这样在校时间也会格外关注他的。
把孩子引导到正轨上发展,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其他的小毛病不攻自破!
而你还要做的就是必须跟父母深谈一次,要把这些方法跟父母说明、沟通,他们肯定会赞同的。
还有,我认为你冒冒然让你弟弟去背《弟子规》他肯定不会接受的,说不定还会反感,要背也该是六年前该做的事了
愿本人的一点拙见能给你有所帮助
四:关于小学生成长问题
随着互联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上网已经成为不少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便利、好处已经不必多说了,但是,随着学生迷恋网吧、离家约会网友等事件的不断出现,学生上网特别是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逐渐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那么,小学阀上网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该考察分析小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上网后达到了什么结果,这两个基本问题搞清楚了,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价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作为学生家长,我们建议可以对小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上网的前提条件:小学生上网的前提条件是圆满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 2、上网似的督促指导:小学生上网必须要在家长和老师的督促下进行,同时家长和老师做好指导工作,防止小学生浏览某些网页。
3、 3、上网时间的宏观控制:一方面,在上网时间的总量上进行宏观的控制,比如一个星期中规定上网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记录一个星期中的每一次上网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从总量上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上网的时间段上进行宏观控制,比如可以允许孩子在周末、双休日上网。
五:一个关于小学生放学回家安全的问题 30分
只有10岁的话,没有到法定骑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应当追究其监护人的责任。
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有哪些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据辽宁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1995 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 60% ,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 9 小时。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学习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儿童年龄越小,学习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学习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学习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 5% —— 10% 。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农村的孩子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达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作为社会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沟通,人就能获得正确合理的社会知识经验,同时获得生活学习的知心朋友,获得困难时的支持帮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余下全文>>
七: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下:在学习方面:(1)入学不适应。主要表现:对上学的态度消极。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不能很好地与同学相处。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2)厌学。主要表现为: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八:如何解决小学生不写作业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教育面临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学生经常不写作业的问题,我们为此,而困惑过,茫然过……如果及早找到好的办法解决,我们的工作或许还会轻松些,否则,我们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每天像讨债一样,向学生讨要作业,有时可能根本要不来,有时即使要来了,质量也很差。每天都这样的话,班里其他学生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起先可能是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表示不满,那么时间一长,老师仍解决不了的话,可能一部分学生就要背地里偷说老师无能了,否则,怎么这样的小事也搞不定呢!所以,像这种事情,老师一定要想尽办法去解决,决不能在全班学生面前丢了自己的威信,否则,就会有一些看笑话的“不良分子”也加入其中,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今天我借着这次讲座机会,与大家共同借鉴一下一些成功的做法。
一、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经常不写作业学生的特点。
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有些可能是基础差,不会做;有些可能是聪明但不爱学习,干脆不写作业。但有些好学生也可能经常不写作业,他们觉得自己学习好,没有必要写作业,那太浪费时间了,这种学生一般来说都比较自负;有些可能是爱撒谎又不写作业的学生;有些学生在家不写作业,也就是说课堂作业的上交率远远高于家庭作业的上交率。
作为老师,经常会碰到一些不爱写作业的学生。那么针对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的特点,以用不爱写作业的原因。要想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改掉不写作业的坏习惯,老师必须根据他们不写作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
二、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
那么,老师在教育不写作业的学生时,有什么策略要点呢? 主要从两大方面去解决:一是针对不会写作业而不写作业的学生;二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写作业的学生。
1、针对不会写作业的学生。
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可以留一些简单的作业,当他们完成或只完成一部分时,可适时地给予他们表扬和激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但只有在意识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样,如果不爱写作业的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了成功感,也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与此相反,如果他们的学习总是失败,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产生失败感。
比如,每单元学完后,老师可安排一次阶段性测试。测试内容除注意要有趣味性外,还要特别注重安排一些容易的题,而在考前老师也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应试技巧。由于这类考试比较容易而且有意思,所以不写作业的学生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看到自己的成绩,他们心里会无比喜悦,对今后的学习就会充满自信。而实践表明:创造条件让“差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另外,老师在表扬这些学生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果能将声音语言、文字语言、肢体语言结合使用,则能让学生感到真诚、贴心、愉快,并乐于接受。表扬和激励是转化不爱写作业学生的重要方法。但老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注意对学生的表扬须真实而具体,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表扬有激励作用,能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对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表扬,能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改变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但表扬不能空洞,不能虚伪,要真实具体,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不写作业的学生也有优点,这就需要老师认真观察,找到他们的优点。
2、针对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写作业的学生。
(1)针对因为懒而不写作业的学生。
这个一直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劝也劝了,鼓励也鼓励了,说也说了,和家长也联系了,就是不起作用。后来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不......余下全文>>
九:如何处理小学生打架问题
当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打架这种校园安全事件时,班主任宜从以下几点着手处理:(1)首先要让学生冷静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这时候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因此,作为班主任,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教师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2)及时跟进,了解事件的原委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才能及时的对症下药。一般说来,以下两种类型容易诱发打架事件:一是嬉戏作弄型:青少年常模仿怪异行为、恶作剧、无知、好玩或表现与众不同心理,而发生破坏公物、欺负同学等动作。攻击行为较轻微,但发生的几率最大。二是主动报复型:因双方互相有过节而怀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满、不平,认为需讨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愤怒,故采取以牙还牙或另有图谋伤害之举动,这种情最为可怕:所以等学生的情绪安全下来之后,就要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自己打架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所说事实不一致,不再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我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公下的准备。(3)疏导情绪,重建互信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当然,教师要善于批评教育架的学生,更要直面指出并批评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同时,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和颜悦色地指出学生错误。班主任应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析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以及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提醒学生以此为戒,不要再犯。(4)分清责任,适当惩戒打架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如不给其它学生以警示,或许这一坏习惯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这极不利于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因此,班主任必须及时以此为例,利用晨会课或者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全班学生分析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诫学生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感,有话好说。当然,管理带有一定的艺术色彩,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我们班主任因人、因时、因地、以至因事,予以灵活处理才能让孩子们对自己敬而畏之,逐步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于性质比较恶劣打架事件我认为班主任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狠”,不能害怕暴露班级问题。另外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掌握其基本表现情况。这些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有着特殊的家庭背景,班主任只有切实了解这些学生抓问题才能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另外要长期关注,不能害怕“问题"学生,畏惧家长,处理问题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处理问题时最好还能借助学校的力量形成合力,给学生形成高压态势让其有所畏惧。事后也不忘穷“追猛打,不依不饶”让学生害怕再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