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
提前搜集资料,整理后总结感言,可以多人合作
二: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
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是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串习的需要。通过活动课教学,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历史探究活动课怎么上
1,话题性和热点。历史由于本身的因素,往往缺乏吸引力。如果能够从当前的热点或者具有话题性的新闻事件开始入手,细究一点或者一个元素,进行深层次的发掘,联系历史上类似事件或者线索性因素进行展开,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2,话题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受众的知识沉淀和关注重点不同,往往得出的结论的兴趣点也不同。个性化的主观动机只有得到尊重和支持,才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3,举个例子:比如嘉德春拍。可以挑选一个字画的拍卖品,从字画的作者、创作手法或者相关事件进行展开,初步讨论结束,还可以从画风的历史演变,主体反应的生活变迁嵌入历史同时期社会生活特征和历史性事件。不拘泥于固定答案,合情合理就行。
四:如何开展初中历史课外活动课
很多年来,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由于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只有30 分(还要看是否被抽考),与生物、地理一起被当成了“被抽考”的学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历史不应成为“副科”,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列宁同志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充分体现了历史的社会重要性。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要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感兴趣。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学生终生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希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历史教学中,除了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事件中,把抽象地传授变成直观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使历史知识的抽象学习成为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为了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我,学生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活动所需的历史材料,这样就极大在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十分高涨。下面是我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几点做法,请老师们指正:
1、活动安排要紧扣现行历史教材,为历史课的学习服务
开展历史课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活动的安排不能脱离现行历史教材。我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教材中适合开展活动的内容,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例如:初一阶段除教材上已经有的活动课以外,我还安排了以下活动内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相互走访(目的是掌握农耕文明的主要内容),商鞅舌战群儒(目的是掌握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目的是掌握秦始皇统一的功绩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另外还有学期末的历史人物表演(目的是对全学期所学的历史人物及主要历史事件进行复习)等……;初二阶段我安排了以下活动内容:火烧圆明园历史电影观看(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的内容并适当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拓展),长征组歌演唱(目的是掌握红军不怕远征难及配合活动课“重走长征路”),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目的是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培养学生爱热爱南昌),家庭相片展(目的是充分认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初三安排了古代文明之光小报编辑活动(巩固中外古代文明成就方面的知识),近代世界艺术作品欣赏课等;组织学生进行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编写手抄报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准备中充分学习课标要求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习兴趣较浓,对提高学生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2、活动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余下全文>>
五:初中历史每周几节课
正课一般就两三节,如果有晚自习就令说啦!看学校安排
六:初中历史哪几课最重要?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余下全文>>
七:初中历史课堂学生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很多年来,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由于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只有30 分(还要看是否被抽考),与生物、地理一起被当成了“被抽考”的学科,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其实历史不应成为“副科”,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列宁同志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充分体现了历史的社会重要性。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中考要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感兴趣。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学生终生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各学科教师都很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问题。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希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时,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各种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在历史教学中,除了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外,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事件中,把抽象地传授变成直观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使历史知识的抽象学习成为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为了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我,学生会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活动所需的历史材料,这样就极大在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历史的兴趣会十分高涨。下面是我开展历史课外活动的几点做法,请老师们指正:
1、活动安排要紧扣现行历史教材,为历史课的学习服务
开展历史课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活动的安排不能脱离现行历史教材。我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教材中适合开展活动的内容,精心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例如:初一阶段除教材上已经有的活动课以外,我还安排了以下活动内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相互走访(目的是掌握农耕文明的主要内容),商鞅舌战群儒(目的是掌握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目的是掌握秦始皇统一的功绩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另外还有学期末的历史人物表演(目的是对全学期所学的历史人物及主要历史事件进行复习)等……;初二阶段我安排了以下活动内容:火烧圆明园历史电影观看(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一课的内容并适当在情感价值观方面拓展),长征组歌演唱(目的是掌握红军不怕远征难及配合活动课“重走长征路”),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目的是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培养学生爱热爱南昌),家庭相片展(目的是充分认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初三安排了古代文明之光小报编辑活动(巩固中外古代文明成就方面的知识),近代世界艺术作品欣赏课等;组织学生进行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为主题编写手抄报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准备中充分学习课标要求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习兴趣较浓,对提高学生初中历史课的学习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2、活动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