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拓展课

一: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建议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 建议

一、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契机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局限在语文教材上、语文课堂上,从而导致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压抑和被动的现状。就语文课所选编的教材来看,它涉及了政治、经济、天文、地理、音乐、美术、数学、化学、历史、物理、生物等诸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综合系统,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学科属性,我们在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也正是这种综合性的特点为我们开设语文拓展性课程提供了契机。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老早就向我们传递了拓展性教学的理念,如著名语言学家夏丏尊先生提倡过一种文本拓展式的读书方法,他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我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还须进而由此出发,做种种有关系的研究,以扩张其知识。”①他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大量的相关性书籍联系起来一起读,以便加深和扩大知识面,以点带面,由此及彼。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更有过比较精辟的论断。他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②

二、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内涵

所谓语文拓展性课程,它是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为教学的逻辑起点,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目标,以强化学科间的关联和整合为能力延伸,从“大语文”的视角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向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学习活动。它着眼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互为补充、扩展视野、综合映衬、加深理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思维辩证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等等,达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有效开发和实践的指导原则

⑴以深化课内教学为基础

课内教学课程是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落实课内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拓展性课程得以开展的基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知识拓展类课程是基础性课程的延伸、应用和整合。拓展性课程更讲求知识的整合性。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纷繁复杂,彼此孤立、缺乏联系的单一知识和技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往往无法应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有组织、有系统地将静态的知识放在动态的实践中掌握。如果只是要求学生记住低层次的零散的知识点,而不是把目光放在培养学生建构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上,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不但课内教学效果为零,而且还切断了拓展性课程的可能。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两个星期后,“聆听”和“阅读”的学习效率在20%以下,而“讨论”“体验”和“实践”的学习效率达到70%以上。拓展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通过自己储备的关联性知识来创造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此获得学习体验和能力的锻炼积累。这样,通过已有知识带动新知识的理解,在那个已知的知识系统上重构和完整新知识,使之成为新的更完善的知识系统。如此“讨论”、“体验”和“实践”所获得的新系统的“持久性”、“高效性”将跟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乃至个人终身学习。

比如要开设“唐诗鉴赏”的拓展性课程,就要求学生在课内教学中识记并总结出古诗欣赏的基本入门点,分解出诗歌语言、意象、表现手法、时代背景等几个要素,然后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分项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实践起来,从而在应用中逐渐形成唐诗鉴赏的能力。而老师在这其中只是充当知识的引导和整合的辅助者角......余下全文>>

二:学校为什么要开设初中数学拓展课

平时的课堂数学教学主要是以考试是为主,毕竟是主课,开展数学拓展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真正喜欢数学的学生可以更好的研究数学,同时可以向学生宣传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三:如何设计初中数学拓展课程的教学活动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7.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教学目标: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性质: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提出问题:二、探索练习:1.提出问题: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你能画出这个图案的另一半吗?吸引学生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难点的想法。2.分析问题:分析图案:这个图案是由重要六个点构成的,要将这个图案的另一半画出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只要画出这个图案中六个点的对应点即可问题转化成:已知对称轴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可采用如下方法:`LA在学生掌握已知一个点画对应点的基础上,解决上述给出的问题,使学生有一条较明确的思路。三、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1.如图,直线L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L2.试画出与线段AB关于直线L的线段L3.如图,已知直线MN,画出以MN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如何画出它的对应点,以及如何补全图形,并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知道如何设计轴对称图形。课件的话,可以加我,我传给你

四:初中历史拓展性课程有哪些类型

一、学生的组织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对象——学生的组织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人们所熟悉的,也是各种教学理论著作介绍得最多的.这类教学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个别教学 ?这是发端于世界各国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历史最为悠久,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据前苏联教育学者的研究,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人在日常生活中,长辈教晚辈,一个传一个地把知识传扬开来.所以,最初的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它包括祭司教学生识字以及后来的封建贵族家庭启用家庭教师进行教学的方式.个别教学一直延续了许多世纪.在我国,个别教学出现的时间很早,持续的时间相当长,延续了数世纪的书塾在教学上就是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的.

?个别教学反映出教育规模狭小,受教育的学生人数少,而且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相差悬殊,教师根据不同的水平分别教授一个或几个学生.在古代,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是教学速度慢,效率低,没有明确或固定的学习年限,学生既不分年限,也不分科进行学习.通常认为这种教学形式较适合学生人数少的教学要求,明显带有师徒相传的性质.

(二)班组教学 ? ? 也有人称之为“个别-小组教学制”.班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产生于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教学的过渡时期.它既不同于个别教学,也有别于班级教学,但更大程度上类似于后者,因此有人称之为班级教学的雏形.我国宋代以后的书院和各类官学以及欧洲中世纪学校均采用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它是一种过渡,所以,严格意义上的班组教学在今天已不复存在.班组教学具备了班级教学的某些特征.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教师(可能不止一名)同时教的是一组学生,班组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课程具有某些共同性.具备了集体学习的特点.但通常班组的学生人数并不是固定的.学生入学和退学较为自由,对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也没有明确的统一要求.班组教学为后来的班级教学形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班级教学,也称班级教学制或班级授课制 ?班级教学是在班组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及其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各国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比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更为有效的形式.

?通常人们认为我国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由一名教师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变式,它保留了班级教学的基本特征.

(四)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教学的改革.班级教学针对个别教学和班组教学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班级教学的缺点也在其实施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在班级教学条件下往往很难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本世纪初在西方出现了主张进行分组教学的一些教学改革或实验,如沃德 (W.A.Wirt)的“分团制”(P1atoon PIatl)、伯克(P.L.Burk)的“个别计划”(Individual P1an)、华虚朋(C.W.Wash-burne)的“文纳特卡制”(Winnetka System)、帕克赫斯特(HParkhurst)的“道尔顿制”(Dalton Plan)以及贝里(C.Berry)的“底特律计划”(Detroit X-Y-Z Plan)等等;我国的分组教学是由西方引入的.1913-1914年间,我国的有些学校开始采用分组教学,如根据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班内分组的形式在当时称为“分团教授法”.后来也有过按学生能力进行分组教学的实验.西方的分组教学在20年代的苏联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在本世纪上半叶,分......余下全文>>

五:中学开设的知识拓展类课程有哪些

我们学校 高中

围棋 太极拳 化学生活与实践 党校 美术 生活馆(种树做饭那些) 等等

六:农村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对农村初中生学习有什么好处

正教育工作者都明白,学习兴趣 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内驱力",只要学生对某门功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知 识宝库,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丰富资源,再加上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形、声、色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 求知兴趣。因此在广大农村城镇中学如何运用现有的多媒体及教室网络科学地、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已成为当前教改崭新的课题。

七: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外拓展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对教师而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的新理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拓展;拓展形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课程理念和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广大英语教师逐渐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的新观念,合理利用教材,在发挥教材样板作用的基础上,充分有效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从英语教学课外拓展的必要性、原则、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英语教学课外拓展的必要性

1.新课标和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需要英语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能力,创造条件能够让学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倡导“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2.学生本身的学习需求也需要英语教学的课外拓展

21世纪的学生们,拥有多种获取信息的途径。他们不再满足于课本中固有的知识,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使用英语的机会。有很多孩子有音乐才艺、绘画技能,是使用电脑的高手。如果我们设计的课外活动有利于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练习,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3.滞后的教材内容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我们目前所用的人教版 《Go For it》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过时。比如,课本中出现的pen pal,其实现在学生很少有写信的机会,更多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应该是e-friend。还有奥运会等内容,在2006年时都是作为将来时出现的,但现在看却是过去时,学生讨论起来,也提不起兴致。所以在进行本部分教学时,我们将内容做了修改,比如与学生讨论网友问题,怎样交网友,交网友时应注意什么。学生们对此很有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二、英语教学课外拓展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初中学生喜欢有趣的学习内容,希望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这符合新课标的理念: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语言。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则更容易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设计了多种有趣的英语课外作业,例如:英语手抄报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文歌比赛等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又让他们主动参与,有所收获。

2.创新性原则

现阶段的中学生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适当的拓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但是,拓展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否则就会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使学习过程没有章法可言。我们可以通过整合课本的方法,把课外合适的内容添加到教材中来。在选材及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年龄、知识层次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切不可拔苗助长。

3.拓展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