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指导思想

一:2015年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总书记在深圳关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讲话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国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以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内容,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基础建设,大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持续深化\“平安”建设,推动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

二:平安建设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一· 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二· 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和骸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三·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

四· 加强社会管理;

五·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

六· 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

三: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哪些重点任务和改革措施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提高平安创建水平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建立健全平安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础工作为重点,全面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工作目标:实现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防控能力增强,发展环境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得到加强。实现“六大奋斗目标”

1、社会政治稳定。矛盾纠纷的查处率达95%以上,防邪工作实现“三零”目标,不稳定信息预警率达90%,不发生在全市、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群众的群体,重大群众性事件。

2、社会秩序良好。全镇80%以上的基层单位不发生刑事案件,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组织犯罪,毒品犯罪得到有效遏制,八类命案的破案达到90%以上,治安案件得到及时的查处,发案率同比下降,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及时整治,不发生在全县、全市、全省、全国有影响的重大恶性案件。

3、防控能力增强。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种措施“两抢一盗”等侵犯性案件明显下降,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4、发展环境优化。平安创建宣传广泛深入,群众知晓率达90%以上,见义勇为保护和奖励机制健全,见义勇为者能得到及时表彰,各类经济犯罪得到及时有力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

5、人民群众满意。通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经统计部门公众安全感测评,对社会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0%以上。

6、基层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展。平安村、平安校园比例达60%在上。

二、主要任务

1、提高平安创建认识,增强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以开创平安村为抓手,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创建各项措施,大力提高和谐台城建设。

进一步加大基层平安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工地等各种形势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打造平安创建的基础。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深入开展农村“严打” 整治斗争,切实解决影响农村治安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农村治安管理的各项措施。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农村公共防范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通过有效开展农村平安创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村、各单位支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平安创建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包村镇干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指导,广泛开展平安创建。进一步形成专群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局面,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综治办要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指导,要认真总结平安建设活动中的好经验,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确保今年全镇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2、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在平安创建中,要认真总结各地开展矛盾纠纷查处工作的成功经验,整合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着眼于从苗头上发现问题,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落实县委、县政府抓好矛盾纠纷源头预防的责任,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教......余下全文>>

四:最关注的平安建设,社会治安问题是什么

平安建设,就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和基层单位为范围,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地区和平安单位,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平安建设是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  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中,对平安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自平安建设广泛开展以来,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

五:小区平安建设工作简要情况

积极开展“平安小区”创建活动,组织各物业公司扎实有效地作好小区技防设施、物业管理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防范严密,发案减少、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现将“平安小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网络。我处从加强思想认识,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把平安小区创建工作当作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创建”平安小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领导小组由市房管处主任朱美萍任组长,成员由张治国、张弓才、陈兆中、徐昆鹏、姚国兰担任,办公室设在市房管处开发办,由徐昆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处领导班子把小区平安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曰程,推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落实平安小区创建的各项措施,确保小区和谐稳定。二是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依靠小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将小区平安创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居民的自觉行动,使其家喻户晓、扎根居户、受益居户。三是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成立了精品城市创建小区考核组,联合城管、规划、园林等部门按月深入各小区考核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报,选出前十名授于流动红旗,后进单位发放待定流动黄旗。

(二)宣传发动,着力落实“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我处于4月11曰组织市区41家物业企业负责人召开市区“平安小区”创建动员会,传达了《关于开展“十佳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市建设局关于印发〈“平安工地”“平安拆迁”“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并对“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开展的范围、时间、对象、要求等作了重要部署。

(三)加强技防验收管理,重点突出“平安”。为保障居民小区业主拥有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平安小区建设,我处将2010年列为新建住宅小区技防设施验收年,要求市区所有新建小区在2010年12月31曰前,均实现住宅物业管理设施到位、配备专职保安,红外线周界报警、电视图像监控、电子巡更、封闭围墙等技防设施齐备。对不符合技防设施验收要求的,市房管部门根据《**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细则(试行)》等相关文件规定,不予出具验收合格文件。今年1-6月份,已验收物业小区70.53万平方米, 红外监控168个,周界报警139对,电子巡更334个。

(四)深入开展“十佳安全文明小区”创建,促进居民小区安全文明建设。按照《2010年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关于开展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百佳安全文明单位(集体)”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与市公安、建设、城管等部门联合制定了我市“十佳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工作方案,以居民小区安全文明创建为重点,深入开展 “十佳安全文明小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小区。市建设、公安、规划、城管等部门成立“十佳安全文明小区”评选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全市“十佳安全文明小区”评选工作。由市建设局副局长朱美萍任工作小组组长,市公安局、规划局和城管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房管处,张治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规划局和城管局各抽调一名同志参加办公室工作。“十佳安全文明小区”按照基础配套设施、环境卫生保洁、文明道德风尚、小区治安秩序、小区服务措施、小区文化建设、创建机制健全以下标准进行评选,实行百分制,按得分排名确定评选结果。目前,建设、城管、公安......余下全文>>

六:平安创建活动的高潮

【2000年的平安创建】创建活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为政府的民心工程。各地普遍成立了由政府牵头、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创建平安大道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以政府名义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批转创建实施方案,向有关部门下达创建任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深入创建一线调研,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办公,并在财力上大力支持。由党委、政府组织牵头,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工作的创建机制,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很多地方解决了一些仅靠公安一家难以解决的违章建筑、马路市场等公路交通管理老大难问题。【江苏省的平安创建】2003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4大类18项综合指标体系。2003年5月,围绕这一决策,江苏省又明确提出:“争创最安全省份,打出江苏治安品牌”、“努力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投资环境,在服务‘两个率先’中奋发有为”。2003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从当年起到2005年底,在全省范围开展“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同时将“建设平安江苏、创建最安全地区”写入了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和省人大常委会的决议。“平安创建”和“两个率先”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决策,意义非凡。不懈努力,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达到“社会治安安全市”创建标准,县(市、区)创建达标率达98.2%。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确认,江苏公众安全感2008年高达98.23%,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最前列。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绩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平安江苏已成为江苏百姓最为认可的品牌。2005年江苏以95.8%拔得头筹;在中央综治委2005年综治工作绩效考核榜上,江苏也位居榜首。江苏是全国最早开展平安建设的省份之一。从1990年扬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平安村”活动以来,平安乡镇、平安街道、平安社区等创建活动就不断地写出新的篇章。他们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平安省”的概念,提出通过建设平安县、平安市,进而实现“平安江苏”的奋斗目标。作为“平安江苏”创建的第一阶段,他们的目标是,“奋斗三年,把80%的县(市、区)建成‘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江苏省的平安创建带来江苏新生】开展“平安江苏”建设当年,全省就有18个县(市、区)经过严格的考核,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称号。超过了全省县、市、区数的87%;同时有7个省辖市首次获得“社会治安安全市”的称号。而社会治安的实际情况也反映了这样的创建成果:全省社会治安状况持续改善,在刑事案件连续三年稳中有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连续四年下降的基础上,刑事案件又持续下降。其中,对群众安全感影响最大的八类案件、杀人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发案率在东部沿海省份处于最低水平。江苏最早提出了建设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经过长期的努力,全省已经初步形成集人防、技防于一体,能够有效发挥防范和打击作用的多层次防控体系。江苏首先提出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概念,并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全省社会矛盾大调解的格局。其中化解群体性纠纷6000多起。创新,给江苏的平安创建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比创新给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他们的真抓实干,动真碰硬。和其他工作一样,衡量创建成果离不了考核,而这个考核却严肃认真,绝不走过场。综治队伍建设是平安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暗访是考核的重要形式,江苏也不例外。但他们的考核方式却独树一帜:今天在这个乡镇,也许是出题目,检验综治队伍的应对能力;明天到那个街道,则是要求提供综治队伍人员工资表,并根据工资表随机抽查表列工作人员。不打招呼......余下全文>>

七:基层法院如何开展平安建设

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平安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成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在推进平安建设中,卫辉市人民法院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立足于法院工作实际,全面做好各项审判、执行和信访工作,通过充分有效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对于维护我国治安大局稳定、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又是和谐社会建设力量的人民法院,在平安建设中该如何确保平安建设健康稳步推进呢?笔者就从构建平安建设长效机制的角度深入思考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涉诉信访处理、参与综合治理、法官队伍建设等显得尤为重要。一、基层人民法院在平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维护社会稳定过程中,基层人民法院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实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本任务;通过诉讼调解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合理、妥善地解决和控制民间纠纷,促进农村稳定;通过法律宣传工作的开展,使得广大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得到加强;通过组织开展回访、帮教工作,使得重新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提司法建议等形式参与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使得社会稳定大局得到巩固和加强。基层人民法院工作是贯彻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民主与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社会长效稳定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审判具体案件,开展法律宣传工作等提高法人和自然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推动民主与法治以及社会法制化进程。再者调解工作在形式上也起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其实质就是反映调解是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人民群众自选、自主、自治的民主与法治精神,体现党和国家政权的本质特征。二、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从目前形成涉诉信访的原因,在司法机关内部主要由于:1、个别司法人员政治素质较低,缺乏大局意识、稳定意识,就案论案,不能将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不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涉案人员的思想工作,造成案件当事人的怨愤,引发上访。2、司法机关的公信度在普通百姓中偏低,办案质量不高或久拖不决,引起当事人不满,致使一些涉法上访人员产生了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的扭曲心理。3、处理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每个案子不仅要严格遵守程序,公正审理,而且要把道理说清楚,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胜败皆明,在此基础上建立三个机制,即一是建立不安定因素排查上报机制。每月自下而上对重点案件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对敏感案件、可能发生进京上访的当事人进行认真排查,登记造册,对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不能通过说服教育解决的,要坚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处理涉诉信访的经验教训,全面系统地提出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原则和应该遵循的规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多疏导、多反思,正确处理,减少失误。三是建立诉讼风险预先告知机制。涉法上访案件,相当部分是由于当事人承担了一定的诉讼风险后不理解而引起的。因此在法院立案的同时,务必将诉讼风险告知当事人,从源头......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