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怎么发布
现在大学和高职的质量年度报告已经挂网了,可参考。
二:如何编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展: 第代比例升 资助需求增加 二0一三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度报告》推高职培养质量计卡选取高职毕业半业率、月收入、自主创业比例、理工农医专业相关度、母校总体满意度等5项关键指标反映高职培养效 今报告显示计卡指标总体稳升二0一一届至二0一四届高职毕业业率持续提升二0一四届高职毕业毕业半业率9一.5%比二0一三届高0.陆百点比二0一二届高一.一百点比二0一一届高一.9百点高职毕业毕业半月收入、自主创业比例、母校总体满意度均呈升状态高职毕业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连续四届保持稳定二0一四宏观经济增趋于行、高职毕业数量增加背景计卡指标稳升说明高职教育才培养质量相稳定、势良 报告关注职业发展数据显示高职毕业三月收入增明显二0一一届高职毕业三月收入四吧一二元比毕业半月收入增二三三0元增幅9四%近四高职毕业半月收入与本科毕业差距缩二0一一届—二0一四届高职毕业与本科毕业差幅别一9%、一9%、一漆%一5%陆0%二0一一届高职毕业毕业三内职位晋升 适应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高职毕业自主创业群体断增加报告显示二0一四届毕业毕业半自主创业比例达三.吧%比二0一一届增一.陆百点增幅达漆二.漆%高职毕业创业具劳密集型特点创造更业岗位据事科研究院与麦思联合调查二0一三届高职毕业自主创业共创造9二.三万业岗位比本科高一四三% 报告通高职毕业跟踪调查发现9一%二0一四届高职毕业家庭第代5二%毕业家庭背景农民与农民工高于本科院校且近四比例呈总体升趋势反映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面作用显著发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面功效明显报告同关注高职持续升助需求建议公共财政要更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高职完业 教改革: 撤销专业点数于新增 教资源指标向 报告显示二0一四高职院校主停招或撤销与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业率低专业点数5二陆9于新增专业点数二00四超陆一.四%新增专业点数三二陆5主要集物联中国应用技术等新产业服务、康复治疗、社区管理等与民密切相关领域及新能源应用技术、软件外包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等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专业领域适应互联中国经济新业态及服务民领域等面益发挥作用 产教融合面高职院校创新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提升校企合作效性高职院校合作企业近一陆万家校均超一二0家服务企业走战略积极培养企业发展所需属化员工高职提升际影响力重要举措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度报告》首采用资源表析高职院校基本办条件与指标相比今师比、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均教科研仪器设备值、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使用间等教资源指标均呈现向趋势 高职院校师比继续降达一5.陆∶一;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度5漆.二%提高59.二%;高职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数由度二5.9增加二漆.吧尽管双师型教师数量足、专任教师产实践经验欠缺仍制约高职院校才培养质量提升瓶颈 实践教条件面均教仪器设备总值由所统计90二5元增加9漆5二元远超教育部规定优秀标准虽实践教条件明显改善东西部差距却呈进步扩趋势校外实习基使用面使用间漆三较度增加三东西部差距逐步缩 政策保障: 办经费制度保障 市财政投入乏力 二0一四底财政部、教育部台《关于建立完善改革绩效导向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意见》明确规定二0一漆各高职院校均拨款水平应低于一二000元文件台使我高职院校办经费首家制度保障央财政共拨奖补资金约陆四亿元 报告关注各落实、管理使用央财政绩效报告指全二三省份制定高职均经费拨款标准仍近三省份未台相关政策已经台标准省份存标准偏低、拨付位等问题 高职院校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增明......余下全文>>
三:中职2016年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截止到什么时间
1,今年9月份个人所得税申报时,10月10日内为限期缴纳期限; 限期缴纳最后一日,遇到休息日,顺延一日;遇到长假(春节、五一、十一节),按休息日顺延。10月的申报期限延长至17日。 2,每个税务所缴纳期限略为不同,看税务局规定吧,遇到长假会有通知的。总之和自己的专管员保持一致就对了。 3,一般来说,每月10号前,向地税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申报方式有:上门申报、网上申报等,具体采用那种方式,由你单位主管税务局定。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怎么写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五:中职毕业生就业好不好 可参看就业质量评价报告
毕业生的届数是以当年毕业的年份为届的。例如该生若是2015年离校毕业,就属于15届毕业生。而2012年只是入学时间,不能算作毕业届数。
毕业界是指: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或达到规定要求并通过审核,结束在校学习,并给予毕业证书的发放,当年毕业的年份就算做是该生的毕业届别。学生哪一年毕业就是哪一年的毕业届生。与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是相同的。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就业难是不是国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呢?
六:中职生成功的案例
中职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
日前,北京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发布了本年度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报告,其主要观点包括:高职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大学生普遍求稳、经济刺激计划影响人才需求、高级研发人才依然“吃香”。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高职生就业率超过了本科生。
其实,北京高职生的就业率从2005年开始就超过了本科生。近年来,全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职生的就业率也大幅超越本科生,至今已成一种普遍现象。
学历VS能力
在谈及为何高职生的就业率“居高不下”的时候,教育业内一位资深的专家评论道:“职业能力强、专业对口人才的紧缺、订单培养人才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走高的根本原因。”
如此的人才供需错位反应出了当前教育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对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薪酬及培训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以IT教育为例,众所周知,从事IT业必须不断刷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充电不断储备来保证自己的竞争力,但目前IT教育课程升级无法与IT技术发展同步,教材更新缓慢,就成为一个难以突破的障碍。
职业培训的优势在此表现的非常明显,国内最大的IT教育培训机构北大青鸟APTECH最大的特点也是“以就业为导向”。为了提升学员的业务能力,北大青鸟APTECH的课程研发团队集中了中、美、印各国的150余位专家,基于对上千家IT企业的深层调研,课程基本上保持每十八个月升级一次。
近日,中华英才网发布的一项针对1074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也证实招聘企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谈到成功就业的原因时,只有8%的人认为是“学校好”,而认为“父母有些关系”和“朋友推荐”的比例,也仅为11.4%和5.7%。研究人员指出,这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定位,已经从单纯追求名气、注重关系,逐渐转化到重视就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层面。
周济: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来自高层的观点也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长周济在谈到职业教育的问题时说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也是按照这条路稳步推进,不但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为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
周济说,今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增加专业实训时间,建立一支能够适应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配合人事部门开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绿色通道。他同时还提倡“产学研”结合,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建,能切实加强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员工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平台,实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北大青鸟的教育模式与高层观点不谋而合。作为IT培训行业的绝对领导者,北大青鸟很早就与国内的各大著名IT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来培训学员,使学员在培训期间就能获得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基于这样的实操能力,从这里毕业的学员刚到企业工作就能驾轻就熟地完成工作,受到了来自企业和社会的高度好评。
温家宝:软件专业还是很有前途
12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活动后,特地前往该校图书馆看望大学生,并与学生们一起就金融危机、就业形势和中国软件业的前途等话题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一位软件学院的学生对总理说:咱们国家这些年对软件工程比较重视,但与印度比,我......余下全文>>
七: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发布日期:2014-12-05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内涵式发展
(三)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把提高质量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切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强化保障,推进内涵式发展。要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学生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关系。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防止灌输式教学,提倡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生源对象,在规范教学基本要求和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深化专业内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持续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红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总结和推广国家示范(骨干)性高等职业院校成果和经验,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完善和巩固自身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
(五)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要完善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制度体系,明确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围绕技术要求高、就业方向明确、就业岗位稳定的职业,科学确定适合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技术技能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专业标准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中高职衔接培养试点的学校以国家级重点、国家示范(骨干)中职、高职院校为主。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余下全文>>
八: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 90分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目录
1 概览与历程
1.1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1.2 从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确认(1980-1998年)
1.3 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1999-2005年)
1.4 从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2006-2011年)
2 学生与发展
2.1 2011年实现近300万家庭高等教育“零”突破
2.2“在家门口上大学”使更多青年接受高等教育
2.3 就业率与薪资连续上升
2.4 对母校满意的毕业生比例逐年提高
2.5 为各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提供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2.6 学生价值观有效提升
3 学校与改革
3.1 院校布局均衡合理
3.2 引导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
3.3 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
3.4 校企合作凸显质量提升
3.5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逐步完善
3.6 校园文化呈现育人特征
3.7 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3.8 经费投入有所增长
4 政策与项目
4.1 明确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4.2 通过项目实施推进改革创新
4.3 地方政府政策突破取得成效
5 成效与贡献
5.1 在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5.2 成为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助推器
5.3 助力地县城市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5.4 推动东西部均衡和中高职协调发展
5.5 为高职院校所在地区贡献人才
5.6 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贡献人才
5.7 为民营经济贡献人才
6 挑战与展望
6.1 挑战一:师资队伍不适应产业发展要求
6.2 挑战二:管理能力不适应内涵建设要求
6.3 挑战三:办学理念不适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
6.4 展望一:更加重视产业适应性,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
6.5 展望二:更好引领“三农”,服务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6.6 展望三:有效助推中小微企业,服务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6.7 展望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
6.8展望五:涌现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职院校
主要内容:
2011年,中央财政专项投入20亿元,面向全国所有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每所院校建设一到两个重点专业,950个院校的1753个专业全面铺开。它标志着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由点到面。因为在六年以前,2006年当时也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20亿元,同样的20亿元,由点到2011年的面,这是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
2011年,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学校要发布人才培养质量的年度报告,而高等职业教育由200所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及其一批其他院校共同带头和2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疆建设兵团都向社会公示了他们的质量报告,今天国家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公布,实际上也是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年报的导言部分专门讲,我们产学研合作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而言,纵向研发经费突破2000万元,加上横向的将近3000万元。实际上它表明一批地处三县城市,面向中小微企业,服务三农的高职院校的服务域和发展域日益清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我想这是高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一年的第三个标志。
第四个标志,国家示范建设和骨干校建设进一步推进。
2011年40所国家骨干校建设的启动,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创新,整个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等等,还有许多标志性的行动。
按照教育部关于各地和各部关于这个质量报告发布制度的要求,全国高职高专......余下全文>>
九:根据国外的职业教育,谈谈中国的职业教育是怎样的
[论文摘要]国外的职业教育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论述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当今的发展趋势,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两个观点:应试教育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忽略学生的学术修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误区,同样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育一体化 学术水平
在人类历史上,工业技术革命和科技进步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程度不断提高而发展的,不同科技水平时代要求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很不协调,如何健康有效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源于英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而产生。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形成的现在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以德国的职业教育被公认为是最为成功。
德国的教育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在职业教育中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经过长期的实践,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资格。这样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其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样的职业教育制度很明显会给学生带来学术和职业两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强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使企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来。
除此之外,德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为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建立了平台,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旧职业消亡,同时又有许多新职业产生,职业中的科技含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美国为例:在过去20多年中.美国的工作结构与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非熟练、半熟练工作减少,另一方面需要劳动者具备多种及更高水平技能的工作增加。这个时候,职业教育不仅要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事实上传统的职业教育也并没有重视学生的学术教育培养。正如美国职业教育评估协会(NAVE)在2002年度报告中指出的一样。“职业教育在2O世纪9O年代初的时候依然非常传统,并且基本没有看到学术能力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对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讲,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开始从注重职业技能转向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并重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上各界普遍要求的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技术背景。
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显示出诸多方......余下全文>>
十: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
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实业教育算起,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清末的职业教育以学习西方技艺,培养实用人才为主要内容。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规定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实业教育制度。1917年成立的“中华职教社”,则开启了与实业界联合举办职业教育的先河。但在旧中国,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工业不发达,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1949年以前,全国只有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7.7万人工学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50年里,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调整、整顿、充实、改革、完善、提高,不断发展壮大。五十年代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展了上千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六十年代加速培养各地各业急需的人才, 学和其他职业中学发展迅速。但在后来,由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1980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根据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了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任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要“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