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课题

一:如何实施大班区域活动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场地、空间、材料、玩具,让幼儿通过摆弄、拼插、制作等活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的活动。

环境创设是指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在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下对幼儿的活动环境通过设计、改造、影响、美化,给幼儿提供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活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内外在区域活动中环境创设研究中形成共识:

1、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提供材料,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教师在活动中是引领者、合作者,给幼儿提供一切机会,让幼儿充分发展。

3、教师在布置区域活动时,让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共育。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区域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通过区域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可以互动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幼儿园区域活动下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出发,提出三个具体需要研究的子课题问题: 一是如何创设不同年龄阶段的区域活动;二是如何在区域活动时搞好环境创设;三是幼儿园区域活动下的环境创设中,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课题组将围绕这三个问题,有效探索主题活动下环境创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解决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理念问题和实践问题。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通过园长、教研员、各班专任教师(争取人人参与)在一起研究、探讨、总结,以及请专家定期来园指导,既注重实际工作,又搞好理论提升。

研究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8---2014年9月)课题准备阶段

1、选定课题,成立课题组。

2、分工明确,通过查阅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及目标。

3、撰写申请报告,制定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14年10---2015年9月)课题实施阶段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成员的研究任务。

2、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国外幼儿园先进经验,总结自己幼儿园取得的成绩。

3、各位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任务,在实践中探索自己班级内区域活动中怎样创设环境。

4、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一起探讨、研究,写总结、反思。

5、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议,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实践等解决问题。确保课题顺利开展进行。

6、总结研究经验,写出阶段性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2015年9---2015年12月)总结阶段

1、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整理资料,收集论文、案例等材料。

研究方法:1、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3、文献法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的环境。

创新之处:

1、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创设什么样的环境。

2、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便于在家给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

六、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撰写:①在区域活动中小、中、大班怎样创设环境

②家长怎样参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创设环境

③幼儿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怎样体现主体性

2、区域环境布置图片集

3、区域环境布置制作光盘一碟

七、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白洁,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幼儿园一级教师,热爱幼儿园工作,具有绘画特长,工作积极上进,多次发表论文,负责园里教科研工作。还聘请市、县......余下全文>>

二:幼儿园片区联合教研课题核心概念界定是什么

现在,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摘要:实践中我更充分认识到我们与家长密切联系和合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健康地成长,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随着形势的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

三:幼儿园区域棋艺课题计划

这次的区域活动我为小朋友们增添了一个项目,那就是棋类活动。这次家长会上,在向家长介绍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向家长介绍了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有哪些游戏,需要家长配合做什么等内容。没想到得到了几位家长的配合,特别是朱正昊小朋友家长很积极的配合。她拿来了大富翁系列的《升升降降》《买地造房》及其它几副益智棋,很受幼儿的欢迎。还有潘丁丁小朋友也从家里拿来了飞行棋。为了让幼儿在玩的时候玩得更有规则,我特地在幼儿饭后向大家讲解了这几副棋的玩法,并请会玩的小朋友带着大家一起试玩了一下。孩子们也一再要求还是很想玩,我也向幼儿承诺,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给大家玩。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自由自在地玩了起来,很多小朋友选择了棋类游戏。由于飞行棋和朱正昊拿来的几副棋可以让四个到六个小朋友一起玩,所以在玩棋类游戏的时候,尽管有很多幼儿选择了棋类,但是大家在商量之下,很快就分配好了自己的角色,杰杰是红色的,丁丁是绿色的……。但是没过一会儿,就听到在玩《买地造房》那一组的小朋友叫了起来,“豪豪抢了我的棋!”我连忙走了过去,小朋友们忙不迭的向我告状道:“他拿了很多‘房子’!”还有的孩子说:“妞妞她拿了很多‘钱’!”看着桌子上洒满了‘钱’,再看着孩子小家伙们剑拔弩张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又在争抢这些漂亮有新奇的东西,而没有真正的遵守规则下棋,于是连忙指挥了一通,把规则简化了一下, 告诉孩子们,只要投骰子赢了的小朋友,就可以拿到一座‘房子’,而钱就不用了,并请大家把这些凌乱的‘钱’整理了起来。孩子们看到‘钱’被拿走了,神情就黯淡了下来。看到孩子们沮丧的心情,我连忙启发幼儿,玩这副棋的时候主要是要造一个房子,比比看谁的房子造得多,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又很高兴的参与了进来。

看着孩子们有序地开展活动,我从心底里很高兴。既有对家长的感激之情,又为班级的这些孩子们感到高兴。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拿来这么多的棋,孩子们也不会玩的这么开心。而孩子们在棋类游戏中不仅得到快乐,而且还能自己分配角色,发展了幼儿的组织和合作能力。而且棋类游戏还能起到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

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幼儿还能进行一些其他的棋类活动,如: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及围棋、跳棋等。让幼儿让棋类活动中获得发展,获得快乐!

四:如何高效的组织区角活动课题研究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因为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

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

《规程》与《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在完成每天的集体教学外,区域游戏是必来可少的,有效组织区域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

要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想象与创造,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

但在区域活动组织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也使在组织区域游戏时产生了很多困惑和反思。

一、在一些区域活动中的组织中,幼儿兴趣不高,部分幼儿在各个区域游走,以往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区角的布置不合理,材料投放后也没有考虑到材料的适宜性和趣味性。

比如:数字角只投放数字卡及图片,结果是这一区域无人问津,而角色区却人满为患,孩子在各个游戏区域等待或游走,其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区域活动中游戏的常规培养较差,老师无指导重点: 在活动中,对孩子们的游戏常规培养并不是太注重, 这个造成的结果是老师要各个区角都要指导,效果不佳、疲于奔命。

有时对某个区域进行指导,会忽略其他的区域,如有一天在活动中,花了大量的时间指导数学区的孩子按数取物和点数,等指导语言区的孩子时,发现孩子们已胡乱地翻看了很多本图书,其中有一个孩子一直是倒着翻书,书中有什么内容根本就不知道,而活动时间已经结束,这个活动虽然孩子们在图书角翻看了很多书,但却没有达到活动的效果。

三、区域活动中无规则或规则不明确,材料单调、重复 每当一提到区域活动,大家想到的都是一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在各个区域热火朝天地游戏着,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是一种假象,孩子们是在无序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是混乱而且无目的的,有的孩子在每个区角象蜻蜓点水地游了一圈,其实什么活动也没参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就是当投放的材料频繁而且单调,当游戏在无数次的重复后,这些区域活动似乎再也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孩子们在游戏,但没有了游戏的快乐和兴趣。

针对在区域游戏组织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寻找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一、重点指导区域与常规区域相结合,合理设置区域。

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高效地参与到游戏中,调整了区域设置,每次区域活动开设 5-6 个区域,重点指导 1-2 个区 域,其余的设为常规活动区。

在过去,每次都是把活动分成若干区域,遍地开花,目的是想让孩子多进入到各区域进行游戏,每次投放大量的材料,老师奔走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指导,这边才顺利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游戏,那边刺绣区的孩子又被针扎了手指,老师如同救火员,每次活动时疲于奔命,而有些活动孩子却被热闹的游戏所吸引而无人问津。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把活动区域进行划分,每次活动进行 5-6 个,加强幼儿游戏常规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常规的区域活动中如结构区,每次活动老师只要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自由进行拼搭而不需要过多指导,幼儿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拼搭,进行自建构,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老师就可以在其它的区域进行指导,完成重点指导的教育任务。

二、及时更新材料,不断激发幼儿的区域活动兴趣。

很多老师都体会到,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新颖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将一些主题活动中的集中教学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作为重点指导区域。

可以根据每个主题提供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是健康宝宝”中在科学区提供身体各部位的拼贴图,在美工区,提供小手、小脚印画材料等......余下全文>>

五:如何展示幼儿园课题研究成果

本次活动只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阶段性展示,今后学园将继续围绕课题进行研讨,深入学习践行《指南》精神,充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使本土资源与创造性游戏有机结合,探索利用本土资源创设游戏环境、丰富游戏内容,拓展游戏情节等,使创造性游戏更具乡土特色,凸显游戏的本土化、生活化。

六:幼儿园中班探研课题《如何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一、活动前明确规则要求。 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幼儿往往从直觉的、具体的方面去辨别是非、理解事物。活动中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该怎么做,在活动前就必须告诉幼儿,让幼儿心中有数。因此,在活动前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具体的、合理的、坚持一贯的要求。例如:活动前要进行插牌选区;活动时要保持安静,操作时不随便走动,请求帮助要说悄悄话,不能影响别人;活动中要爱护操作材料,轻拿轻放;听到结束信号应马上停止操作,收拾整理材料等等。为了较好地帮助幼儿将这些要求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在每一次活动前,教师都根据上一次活动的情况进一步明确要求,强调需注意的问题。如:在上一次活动中发现幼儿在材料收放中存在问题(幼儿动作慢,听到结束信号不及时放下手中材料,材料放得不整齐等),那这一次活动前教师就应强调这方面的要求,帮助幼儿调节自己的行为。可以这样提醒幼儿:今天我们活动结束时还要比一比哪个区的小朋友收放材料又快又整齐。让幼儿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并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二、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 幼儿受年龄特点的影响,他们的自觉性、自制力及坚持性都比较差。他们往往会不加选择地模仿别人的行为,或者是受情绪的影响及外界刺激的干扰,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并使它服从一定的行为目的。在活动前,幼儿虽然明确了要求,知道该怎么做,但在活动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加强对幼儿具体行为的指导,不断地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例如:要求幼儿安静地进行活动这一点,在活动前通过讨论幼儿已经知道了噪音的危害及安静的环境的好处,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在执行时,由于受活动方式及内容等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困难。如每个区都有五六个小朋友一起操作;有些区中内容需幼儿集体合作;又如语言区都是需要幼儿讲述或表演的内容。为了较好地控制音量,可以进一步提出要求。如:讲话只讲悄悄话。如果和旁边小朋友交流,声音只要能让他听清楚就够了,不能给其他人或老师听到。有了这些具体的执行方法,幼儿做起来就容易多了。在区域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每一幼儿的动向,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对那些表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小朋友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摸一摸他的头,投以赞许的目光;或翘翘大拇指,给他额头上贴个小五星,进一步提高他的积极性。如果哪个孩子违反了规则,则马上提醒他,引导他注意规则,鼓励他向旁边的好榜样学习。通过指导,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三、活动后评价规则要求。 幼儿学习活动的种种反馈信息,不仅对幼儿活动方式有改进和调节作用,而且还能激起幼儿再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让幼儿在集体交流、讨论中反馈活动信息,评价活动情况。例如:评选最佳区域,包括操作最认真区、成果最显著区、最安静区、材料收放最整齐区等。在评选中,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幼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制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规则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的意识。又如,对个别幼儿的评价,通过对某一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可以进一步强化该幼儿的这一好行为,同时还为其他幼儿学习、摹仿提供了榜样;通过对某一不良行为的讨论和分析,可以帮助幼儿认识问题,以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