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规划

一: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心城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2.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4.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5.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

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7.确定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

8.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9.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交通设施布局。

10.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11.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特色风貌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12.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及普通商品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13.确定电信、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讯、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总体布局。

14.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15.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16.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17.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8.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二:城市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指哪些

查用地分类,7大类,35种类,42小类

三: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划

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定位做生态新城。按照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的概念规划,这193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域是指东至天生河、坭湾门水道,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机场高速,北至粤西沿海高速。该区域规划定位为珠江口西岸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中江经济圈(珠海、中山、江门)城市群的高质量生活中心,产业服务中心以及智力创造和管理调控的高地。2010年12月26日,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启动仪式隆重举行,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同时挂牌成立。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建设是珠海新一轮大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珠海构筑三区一城(香洲核心城区+横琴新区+西部中心城区=新的主城区)城市发展新格局实现了重大新突破。一座新的生态新城将拔地而起。   2014年8月25日,省政府原则上同意珠海建设西部生态新区(“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含于内),作为省级新区,西部城区的开发建设由此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西部生态新区”包括磨刀门以西全部区域,含高栏、金湾、斗门以及鹤洲,共计1000多平方公里。)据介绍,珠海市在2008年就曾提出:以世界的眼光和区域战略思维、面向江中珠,高起点、高标准谋划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国际先进城市看齐,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紧凑集约型生态新城,突出地方特色,塑造滨江田园城市风貌。根据《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概念规划》,将以世界的眼光和区域战略思维、面向江中珠,高起点、高标准重新谋划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总面积193平方公里的发展。 据珠海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珠海市西部中心城区是立足于未来30年,立足于为珠海航空产业园、高栏港、富山工业园区等西部产业建设服务中心,按照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规律,遵循交通先行、产业跟进、城市发展的模式来进行。将争取用3到5年的时间取得初步规模。珠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开发强度大。在此区域划出3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园非常少见。空间布局    一核三轴多组团 西部生态新城选址位于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珠海大道和广佛江珠城际轨道三条轴线的交点,规划范围东至天生河、坭湾门水道,南至西湖大道,西至机场高速、鸡啼门水道,北至粤西沿海高速,规划区总面积约为248平方公里。  “一核”  规划在黄杨河以南,港珠澳大桥西延线以北,背倚机场北路,形成西部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带”,包括体育中心、行政中心、市民中心、交通枢纽、购物中心、商务办公区、会展中心、旅游休闲中心等功能区,形成市级城市中心。  “三轴”  (1)城市发展主轴:沿珠海大道形成贯穿西部生态新城的“城市发展主轴”,是承接珠海东部城区产业、居住、服务、娱乐、休闲多种功能转移的通道,与东部发展主轴对接,共同打造珠海辐射区域的核心发展区域。  (2)城市发展动力轴:沿港珠澳大桥延长线形成“城市发展动力轴” ,串联西部生态新城、机场、港口等核心资源,提高西部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城市生活区的区域地位和吸引力。  (3)城市发展活力轴:沿机场北路形成“城市发展活力轴” 。  三条轴线互相促进,共同支撑起西部生态新城的空间发展格局。

四:县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八张图,有中心城区规划图还是中心城镇规划图?中心城区和中心城镇啥关系?

您好,县级规划必备图件一般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土地整治规划图、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中心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市级规划必备图件一般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土地整治规划图、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二者区别在于:县级的是中心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而市级的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应包括主城区、相关联的各功能组团和需要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区域,以不打破乡(镇)行政界限为原则。中心城区扩展边界外2000米范围内涉及的乡(镇)一般应纳入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下列土地应划入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a) 现有的城市、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用地;

b) 规划预留城市、建制镇、集镇和中心村建设用地;

c) 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现状及规划预留的建设用地。

9.4.4.2 规划确定的应整理、复垦的城镇、村庄和集镇用地,不得划入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9.4.4.3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a)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与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村庄和集镇规划相 衔接;

b) 区内城镇村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c)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五:中心城区的主要作用

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除包括生产、服务、金融和流通等作用外,大多是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与科技中心和人才密集之地。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界通常把对国家或省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主要基地作用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称作中心城市,它们构成了全国经济活动网络的主要连接点,对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咨询专家周立群说,国家中心城市的确定,将是中央的战略性决策要义和重要棋子。他说,现在一个国家的地位,不是由某一区域大小来定,而是由特大城市的地位所决定。换句话说,国家中心城市好比是国家经济的聚宝盆,任何发达国家都会建立相应数量的 “国家中心城市体系”。如德国有柏林、法兰克福,法国有巴黎、里昂,美国也有十多个“国家中心城市”。西方国家的中心城市,通常指在一组相互接近、联系密切、不同规模的城镇群体中,一二个规模最大或位置适中的城市,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内生产和交换集中的地方,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的经济辐射作用,它们承担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活动,其主要途径为:①进行生产的分工、协作和扩散;②通过流通,互通有无,促进竞争,形成优势;③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和人才培训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此,中心城市必须适当超前发展,同时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定的城镇体系作保证,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城镇有专业分工、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中心城市也是形成开放式、多层次、网络型的经济区的核心与基础。

六:上海各区未来潜力排名

上海最有潜力的市区应该是闸北区,现在叫做新静安。

上海最有潜力的郊区应该是浦东新区,浦东陆家嘴、世纪公园已经市区化了,但是大部分地区都还是属于郊区,潜力巨大。

上海最有潜力的远郊应该是松江区,别墅多,地广,经济发达,有底蕴,有大虹桥的概念,还有大学城等的辅助。

上海市区如今发展的最好的区应该是黄浦区,杨浦区和徐汇区。

上海郊区发展最乱的区是闵行区。

七:郑州十三五就有那些区域纳入中心城区规划

郑州十三五规划要明年年中估计才能确定,并且在中心城区规划方面,估计不会特别明确哪些地方纳入范围。

八:哪些是武汉的中心城区?

具体的说,武汉有三个城区,分别是 武昌、汉口、汉阳。 而各个城区都有自己的中心区域,如武昌的中心区域在司门口,汉口的在江汉路一带,汉阳的在钟家村。 当然,现在各个区域繁华的地段很多了。

九:《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将上街纳入中心城区 怎么还没有看到动作

怎么说呢,规划只是规划,你看到的规划可能是2010年编制的,后面到现在五年的时间里又可能编制l了新的总体规划,你找一找也许有。还有就是之前的规划被调整过,规划编制完成后,如果发现有问题或者无法调节的矛盾可能会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正,修正文件因为是另外单一一个所以在总体规划中是体现不出来的。

十:刚刚看到说:未来广州将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的新城市格局.

广州打造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

2012-11-05 13:31:02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记者魏凯 通讯员严明昆 黄鼎曦 余宏炳 未来广州将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的新城市格局,整个行政区域将划分成2 5个功能组团,各组团集中建设,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将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从现状5 6 %降低到39 %。这是昨日新公布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由单一中心变成多中心这份由市规划局正式发布的文件说,上述“123”战略具体内容为:一个都会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南部、萝岗区的南部地区和沙湾水道以北地区;两个新城是南沙滨海新城,包括南沙区和番禺区在沙湾水道以南地区;东部山水新城,包括萝岗区的北部地区和增城市的中新镇、朱村街道;三个副中心则是指花都副中心、增城副中心、从化副中心。在“123”总体框架基础上,划分25个功能组团。各组团集中建设,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减少交通出行,实现紧凑集约、低碳高效的发展。和过去的城市格局相比,这一新规划的亮点在于将目前单一中心格局转变成多中心组团格局。而且,新格局中广州主城区从过去的环城高速以内区域,扩展至包括萝岗南部和番禺沙湾水道以北地区。新城区和副中心承接480万人口规划显示,都会区、新城区和副中心将错位发展。其中都会区将聚集现代服务功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实现人口、交通、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向外围城区疏解,鼓励引导中心城区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等各类优质资源向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覆盖延伸。两个新城区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重型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成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区,承接新增长的230万人口。三个副中心,以自然生态保护为本底,作为城乡统筹的主要载体,相应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农村地区城市化。承接新增长的250万人口。配套交通方便,都会区将规划新增10条通道,疏解中心城区的穿城交通,向北规划新增和改造8条通道,加强都会区与花都副中心、从化副中心的联系,向东规划新增和改造8条通道,加强与东部山水新城、增城副中心的联系;向南规划新增和改造5条通道,加丹与南沙滨海新城的联系。各新城与副中心之间也规划新增和改造12条通道,使得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从现状56%降低到39%。市域面积69%划禁建区和限建区生态保护方面,规划将市域面积69%划入禁建区和限建区,同时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5140平方公里的非建设用地。重点保护20 .39平方公里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46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构建三纵三横、宽度300-1000米、长度约1000公里的生态廊道体系,限定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的增长边界,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构筑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绿道网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百座岭南特色现代建筑规划最后提出,坚持中西合璧、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岭南建筑风格,打造百座岭南特色现代建筑精品和一批岭南风貌展示区。以“三旧”改造为重点,合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开发强度,综合开发地下空间。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