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大学老师的采访稿

一:采访大学老师的采访稿

这得看你采访的是谁了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麻烦点一下采纳,谢

二:采访大学老师的问题

大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听课的内容和时间。您觉得您的课有什么吸引力?

在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您觉得大学生最缺失最需要提升的是什么触

大学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会比较有效果?

三:怎样以一名在校记者采访大学老师,并将问题总结写出一篇采访稿

先做好准备,尽量多的查阅该老师相关资料

明确自己的采访主题

然后列好提纲,将需要问的大概问题整理出来

然后联系该老师,简单阐述需要采访的内容,约好采访时间地点

采访过程中做好详细记录,并根据实际采访情况补充问题,最好有录音

回家整理稿子,人物报道稿件网上很多,随便模仿一篇合适的就行了

四:50分悬赏!急!采访稿怎么写,采访一位大学教授

要录音~这是我的一个同学的电话采访稿,面对面的采访要注意eye contact~

华侨大学文学院陈旋波教授电话采访稿

问:您好,请问您是陈旋波教授吗?

答:是的。

问:我们是来自新加坡南阳女中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想就文学的快餐化现象对您进行一次采访。

答:好的。

问:我们现在开始采访,可以吗?

答:可以,没问题。

问:我们小组成员觉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文学的概念认识是越来越模糊。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文学究竟是什么?

答:我觉得要给文学下定义可以有几十种。其实文学在文学史中也从来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文学是指情感的语言的艺术。

问:那么它需要是一种纯文字的形式吗?

答:文学当然要靠文字来表现。

问: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依靠图像、音像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的“读图时代”的来临。您认为,这种变化趋势是否是违背文学定义的呢?

答:我认为,尽管读图时代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图像永远无法取代文字。

问: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说法,那就是文学快餐化了。也就是说,作家和商家原本的出发点变了。现在文学的批量生产从某些程度上表现出某些作家写书纯粹是为了出名,或是有些有名的作家在靠着名气继续出书。那么教授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答:我觉的,文学它是永恒的事业。只要人的人性、人对宇宙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继续存在的话,那么文学就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并不排除也不否认现在商品社会所导致的一些问题。但是应该肯定,现在还是有不少肃作家,他们还是在继续他们孤独的事业。

问:那么您认为这种文学快餐化,是不是对文学的背离?

答:我觉得快餐化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为了功利,为了一些市场需要,或者自己的某些利益考虑,那么它是违背文学应有的意义的。但是,文学是不可能离开商品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换一句说就是广告以及其他各种商业因素可能介入了文学,但是并不能对文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也就是有些文学可能包含某些商业因素,但仍不失为正真的文学。

问:就是说,广告及其他商业因素的介入并不影响文学的本质是吗?

答:可能会影响,但我觉得是有其它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问:那么哪些东西是不会被这些(因素)影响的呢?

答:譬如说一些专注与探讨人类命运、探讨人的未来、探讨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的作品及作家,商业的介入,并非他们的原意。或者,他们可能借助了商业推广,但是不影响其作品的意义所在。比如说中国作家,我个人认为像余华的一些作品(注:余华,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同学们第一学段在英文文学课上欣赏的电影《活着》就是由余华的同名小说改 编的。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 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 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尽管有一些商业的介入,但他的作品还是非常不错的。

问:那现在有一个现象非常突出,那就是“80后”现象正越来越引人注意,那么教授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呢?

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那么“80后”呢,他们的出现是有时代的因素在里面的。他们本身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生观、文学观已与其它代人不 同。所以人们才会发出这样一种感叹(这种感叹指的是有些人感叹“80 后”现象正威胁到文学的未来)。我觉得“80后”同样可以产生很严肃的文学(只是有些“80后”写手缺乏对创作的严肃认识)。

问:现在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对于正统文学名著,很多青少年都鲜有兴趣,有些甚至只是因为学校教育要求阅读。若......余下全文>>

五:有关享受大学生活的采访稿主题

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

采访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 龙师兄

采访主题: 大学生对大学生生活的看法和学什么,怎么学

采访内容:

我: 当你大一的时候对大学生活有什么向往?

师兄: 大一的我对一切的事物都觉得新鲜和充满激情的. 想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我: 一开始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现在觉得真的有想象跟现实有差距?

师兄: 这个差距是自己定的, 因为我觉得大学的定义是来自不同的每个人. 在华软,大多数的人都是在电脑面前渡过, 而我认为的大学生生活中, 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或者通过自己的主动,自己可以体会到原来学校也是半个小社会.

我: 那你参加过什么社团和学生会?

师兄: 我参加过合唱团,话剧团.青协.而学生会?就没有参加, 因为我已是一个班的班长了, 我觉得自己应该多花点时候给我的班里, 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重点和几个侧点,我认为做班长就是我的重点,那我就要专心做好班长的职务,社团活动就少参加一些.

我: 别人说:社团可以丰富大学生活.那参加社团和作为班长的你,带给你什么经验?

师兄: 话剧团对我的意义大一些, 我是第一批话剧团的,

对现在的来讲,给我的经验就是让我自信.现在在一些场合,可以很轻松地应付. 或者在某些紧张的环境下, 自己可以加点活跃气氛.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的场合都会用到, 与客户沟通和与同事之间都需要,等等.这都是从小小话剧团中得到收获. 至于班长,

感慨好多,因为我以前从没做过班干部.第一次做班长,

可能是我由一个跳皮转变为多方面考虑的一个转节点吧!作为一个班长,对象不再是以前自己一个人,还要考虑到班里众多同学的利益和感受.还要做一个服务的角

色.

我: 班长这一职务你做的有成就感吗?班里的同学都完全服从你的工作分配?

师兄: 当遇到问题时,自己都好头痛的,不过, 在同学的支持之下去完成一件事,感觉很好,那种感觉并不是简单的完成工作,而是,我得到班里的肯定.这也是我当了几年班长的动力.

我: 很多人都说:大学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那在大学这几年,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

师兄: 在大学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再是高中时那样注重课本, 而是注重自己的想法.而这决定自己行动的前提.

我: 那这种想法就是别人说的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的规划?

师兄: 也可以这样说, 这些想法决定自己想前进的路,还有动力,

总之自己想过怎么样的大学生活,就是决定以后走什么路.因为这是一种习惯形成. 比如, 华软因为身处于山区,而华软大多数人没多少活动,

懒得走动,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宿舍,这就是大家想做什么都因为局限于地理环境而放弃走出华软.

我: 听师兄这样说,应该有另一套的做法.在华软,你的大学生活是怎样过的?

师兄: 对于我的大学生活,我就选择了到周围去了解环境去体会学校外的其他的生活,比如:

到学校周围的村落或山上,有时候骑自行车去开发新的地方,

那时觉得在山上有种轻松的,好舒服的感觉,出了一身臭汗,静静地坐地山顶那一小亭里,等着新一天的太阳出现.

我可不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就在那台电脑面前去渡过三年.

我: 那么学习呢?你认为你学习上有没有颓废过,大学的学习是靠自觉,那你那个时候是怎样自觉学习?

师兄: 玩要尽兴,学习当然要自觉. 华软上课是很轻松的,

有些课程可以两三天就上完.学习的方法只有自己懂得把握怎样自觉.有时,我们会到其他宿舍串门,

一可以多和同学打交道,了解一些同......余下全文>>

六: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七:采访老师的采访稿,什么老师都可以,最好是高中英语

采访稿

被采访人:XXX老师

采访人:XXX关于老师内容如下:

这次我们采访的对象是XXX老师。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心里担心这到时话题会打不开,在场尴尬紧张,但紧张归紧张,心头却早已跃跃欲试。

我们约的时间是咋后三上午上完一二节课的课间半个小时,虽然准备充分,但毫无经验的我们略显笨拙,生怕用错一个词,讲错一句话,我们想,一个老师一定是以一个非常成熟严谨的口吻应对我们的提问,可出乎意料的是,张老师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仅仅简单地几句对话,就透露出老师的和蔼,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我们的紧张感也就烟消云散了。

他是敬业严谨的老师,但是他的课堂永远都是活跃的。他那爽朗的笑声时刻感染着我们,和他充满激情的课堂,这使得我们时刻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讲解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将我们的瞌睡虫赶走。他的课堂是成功的。他自信的说:“讲台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工具,它更是一个能表现我能力的舞台。所以我很珍惜的享用着。”

上了大学后,很多同学都很失望,因为他们在缤纷的大学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望不到前进的道路。张老师针对这一问题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规划。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

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采访结束了,但张老师的一番话却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我们被他的那份责任心深深打动,看着他诚挚的眼睛,不需要更多话语,已经完全理解了他对学校,对学生的一切的情感。让我们以他为榜样,续写更多的精彩。

八:采访稿的格式是什么?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九:十佳大学生采访稿怎么写 10分

你可以参考一下

个人简介

职务 电子系学生会副主席

曾获奖励 2010年被评为“十佳道德标兵”

爱好 音乐、吉他

时间 2010年3月12日

地点 西校区2#楼宿舍

采访 谢立志

记者:马龙庆学长,祝贺你获得了这次“十佳道德标兵”的称号,就此我们可以对你进行一些采访吗?

马龙庆:当然可以,很高兴能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记者:你怎么看待自己被评为“十佳道德标兵”的呢?

马龙庆伐对于“十佳道德标兵”这个称号实在是不敢当。在平时你只要在思想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事情积极热情,并且能很好的处理与别人的关系就行了。以后还是别这样称呼我。老师说要在大会表扬我。我就说还是别了。如果那样的话,你们都盯着我,将给我多大的压力啊!

记者:你平时是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的呢?

马龙庆:与人交往要和气。不要和别人争吵,同时能理解、包容别人,这样便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不太熟的人交往时,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先记住别人的名字,这样在与别人交往时,你能正确喊出别人的名字,自然就拉近了你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你与他人的交流。在公共场合要敢于登台讲话,这样别人就容易记住你,别人都认识你,便会与你交往和交流。

记者:你被评为“十佳道德标兵”同时又是电子系学生会的副主席肯定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吧!

马龙庆:我以前担任是文艺部部长,平时就比较喜欢组织一些活动,也比较喜欢参与一些大型的活动,通过参加与组织活动,能够从中发现一些缺陷与不足,这样以后自己组织活动的时候便可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只有你亲自参与,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自然你的组织与领导能力便得到提高。

记者:你认为我们大学生最应当做好的是什么?

马龙庆: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把学习搞好,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要说我在学生会或其他的一些组织中耽误了时间,使学习没搞好,其实是这些人没能正确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所有的理由只是借口。

记者:对于我校的学生你有什么评价?

马龙庆:咱校的学生在外表上并没有华丽的衣着和装饰,没有那种浮躁与攀比的感觉,而是穿着都非常朴实,给人一种坦实的感觉。

记者:感谢你的精彩回答,最后祝你的学业和事业都能步步高升!

马龙庆:谢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