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诸子百家的书有哪些? 越详细越好
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
《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
《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
《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道家名著:
《老子》、《庄子》、《列子》、《皇极经世》、《文子》、《田子》、《黄帝四经》、《老莱子》等书。
《墨子》其书——
战国末期,墨家后学将该派的著作汇编成《墨子》一书,《墨子》一书是墨子言行的忠实写照,又称《墨经》或《墨辩》。
法家著作——
法家的文献流传至今的主要有《管子》(作者不只一人,系战国至汉代间人托管仲之名而编撰)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商君书》(为商鞅及其后学者的著述合编)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韩非子》(为韩非所著,或有少部分他人的著作混入)五十五篇,今俱存。
名家的著作——
惠子其作已失,《汉书·艺文志》有《惠子》一篇也失。现仅有只字片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公孙龙有14篇著作留世,但在唐时已散失了一大半,如今可能只《公孙龙子》一书。
兵家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古代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战争中,我国学者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研究战争的理论策略,这种学问叫做兵学。我国先秦时期研究兵学的理论有《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其中以《孙子兵法》最为有名,并具有代表性。
阴阳家著作——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纵横家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
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等等。其中以《吕氏春秋》、《淮南王》(但也有人认为《淮南王》一书以道家为主,兼才众家。应属道家著作才是,《淮南王》在古代也曾被划入道藏)为代表著作。杂家著作现在只留下《吕氏春秋》、《淮南王》、《尸子》(原书已佚,今仅有后人辑本)三书。
医家
代表人物: 扁鹊著有《内经》和《外经》,发明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余下全文>>
二:先秦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有哪些著作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此外,《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文献记载有:
《苏子》三十一篇。名秦,有《列传》。
《张子》十篇。名仪,有《列传》。
《庞爰》(庞援)二篇。为燕将。
《阙子》一篇。
《国筮子》十七篇。
《秦零陵令信》一篇。
《蒯子》五篇。名通。
《邹阳》七篇。
《主父偃》二十八篇。
《徐氏》一篇。
《庄安》一篇。
三:先秦诸子主要思想及代表作品
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论语》、《孟子》、《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四:先秦所有经典著作~~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1、儒家:孔子(春秋中期)《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编著的通史)(五经之一)、曾子(春秋后期)《大学》(四书之一)、子思(战国前期)《中庸》(四书之一)、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四书之一)、荀子(战国后期)《荀子》
2、道家:老子(春秋前期或春秋中期)《道德经(老子)》、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南华经)》
3、法家:申不害(战国中期)《申子》(大多散佚)、韩非(战国晚期)《韩非子》
4、墨家: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先秦时期其他一些经典作品: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鸡著。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周易):传为周文王所著。(五经之一)
《礼记》:传为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孙子兵法》:“兵圣”孙子所编。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
《诗经》: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五:先秦诸子的作品是哲学还是文学作品
1、先秦诸子的作品首先是哲学作品。另外,这些经典中,具有极高的文学性,所以也经常被当作文学作品来读。
2、具体来说,儒家的《论语》等,哲学、伦理学更重,道家的《老》《庄》文学意味极强,比如《庄子》的首篇《逍遥游》。
六: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关于审美的名言
1、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5、子思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jiǔ);道前定,则不穷。
6、子思:君子之道,譬如兴远,必自迩(ěr);譬如登高,必自卑。
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子思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吕不韦: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12、孔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13、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14、吕不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吕不韦: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辩说,以论道;
23、荀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ku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耳聪,淑人君子,其仪一兮。‛